第五百二十八章 又想試試(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時甄夫人的神情有點緊張了。秦亮則如實道:“殿下不來撞破,我也不會做什麼。”
郭太后想了想,輕輕點頭:“我覺得也是這樣。”
秦亮不動聲色地說道:“我原以為沐浴的人是殿下,所以才會徑直進去看。”
郭太后立刻露出了些許不好意思的樣子。
上次的事,秦亮仍無法確定、是不是郭太后刻意安排的,但明顯皇后甄瑤並不知情。
換源app】
莫非是因甄瑤經常在郭太后身邊、早已察覺到了什麼,所以郭太后要拉甄瑤下水?抑或僅僅是想用甄瑤、來回報秦亮?那樣的話,簡直就太過溺愛與縱容了!
甄夫人小聲說道:“大將軍對皇后做過什麼,讓她對大將軍那麼上心。”
秦亮想了想道:“上次意外之餘,我設法解釋,曾極力誇讚過皇后。”
甄夫人卻道:“在那之前,皇后便挺上心了。她以為自己掩藏得很好,不過終究是十餘歲的女郎,我哪能看不出來?只要提到大將軍,她的眼神是不一樣的。有一次還說漏了嘴,說什麼有個人念想挺好。”郭太后的聲音忽然道:“聽說文昭皇后(甄宓)與她長得很像,畢竟她祖父就是文昭皇后的親兄弟。”
她簡單的一句話,竟能立刻激起秦亮的心魔。他知道甄宓是豔名流傳兩千年的人物,那種好奇、想仔細瞭解的念頭一時便揮之不去。
秦亮的聲音也稍有變化,脫口問了一句,“殿下見過文昭皇后?”
郭太后道:“未曾見過。不過文昭皇后的兄弟還在世,永寧宮等地也有一些年長的妃嬪宮女、當年服侍過文昭皇后。那些年長者,幾乎每個人都說皇后很像,尤其是肌膚與眉目。”
秦亮故作淡定道:“臣亦久聞大名。”
文昭皇后的名氣很大,在當世卻不算是好名聲,因為世人認同的是品德,而文昭皇后則是因為美色、還有她的離奇經歷。比如當年曹丕叫文昭皇后身著透明的輕紗、在大臣們面前展示,看得最起勁的人就是醜侯……司馬師前妻吳氏的親爹。
很多規矩禮儀道德、????????????????大概只是給百姓的方圓,皇家根本不遵守。然而權力的作用之一,不就是免受規則束縛嗎?
甄夫人在一旁,正悄悄地上下打量著秦亮,見秦亮轉頭,她才輕聲道:“大將軍挺受女郎稀罕。”
郭太后道:“仲明對待婦人是不一樣的,就像臧艾那個姨娘。”
秦亮詫異道:“殿下連這種小事也知道?”
郭太后不以為然道:“宦官黃豔說的,他就愛談論這樣的小事。黃豔把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還有動作語氣。”
秦亮遂笑了笑:“臧艾的姨母本就冤枉,我不信她一個小妾、能自己幹出那麼多事來。”
郭太后的目光如有形之物在秦亮臉上拂過,柔聲道:“然而唯有仲明這麼想,或許也只有仲明想到了她。”
秦亮覺得她的神態也似乎變得更溫柔了。她說話的時候,已然慢慢走到簾子旁邊,便掀開垂簾、走向筵席座位。秦亮也沒必要拘束,徑直走了進去。
偶然間,秦亮又被那乾淨的白紗簾子吸引了目光,他有時候確實喜歡細緻觀察事物。不知何處灌進來了些許微風,柔軟的白紗被人掀動後、正在微風中搖曳,垂掛的紗面卻恍若平鋪開的一般,起伏幌動的姿態如同水波十分賞心悅目。
甄夫人察覺秦亮的動作,也轉頭看了一眼簾外。她似乎誤解了秦亮的意思,目光從兩人臉上掃過、便埋頭嘆道:“那我先到門外去罷。”郭太后的臉頰頓時也有點紅、彷彿剛飲了一杯酒似的,她默默地與秦亮對視了一眼。
正如之前對皇后甄瑤的解釋,秦亮覲見皇太后殿下、是為商議朝事。於是秦亮先與郭太后商議了許久朝事,然後又與甄夫人商議朝事。
几筵前面的垂簾依舊在清風中動蕩,輕薄的紗料其實什麼都遮不住,只是殿下與大臣商議朝事的時候、須要一種表達矜持與禮儀的象徵而已,垂簾即是那道禮。而站在門口的人,自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几筵間議事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