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禮罷直起腰,頓時又從餘光裡、看到了垂簾後面的靚影。他不能抬頭去看,所以只能看到郭太后長裙上漂亮的刺繡。

今天他的注意力、本來全在朝政上,畢竟要面臨大事,但忽然見到這樣的意象,竟然走了神!他想到了初九那天的情形,想起說過的話,朦朧之中窺視到殿下的裙袂、想念卻不能親近。

這時郭太后聲音緩緩地開口說了句話,秦亮甚至都沒聽清內容,聽在耳中彷彿是數聲唉呀的嘆息輕語。他急忙深吸了口氣,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郭太后莊重從容的聲音道:“秦亮大敗蜀軍,取漢中、武都、陰平三郡,有大功於社稷。經過廷議,宜任命秦亮為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仍錄尚書事,以便輔佐天子,統率諸寮維繫大魏朝政。”

秦亮早已想好了應對,在眾人側目看過來時、他便彎腰拜道:“臣誠惶誠恐,只怕資歷不夠,不足以讓同僚心服,影響朝政大局!”

大將軍是位極人臣的高官,但仍然只是個官職。秦亮倒不用推辭太多次,但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這麼表示一下,會顯得更加謙恭,還是很有用的。

接下來至少有郭太后、朝中盟友會給秦亮臺階,讓他先退後進,再次得到機會。

不料,上位竟忽然傳來了“欸……”地一聲!

秦亮馬上意識到,那是皇帝曹芳的聲音。他的心情不禁頓時一緊,隨即心頭便生不悅、甚至惱火。

但秦亮沒有慌,也沒有急著吭聲。

因為這種情況,秦亮事先已經想到了!在秦亮的推測中,原本認為最大的可能是、曹芳不敢當堂亂說。曹芳這個皇帝的性子還是有跡可循的,很多事他都敢幹,但真正要直面危急關頭的時候,他的膽魄卻有點不足;譬如上次陰謀莿殺的嚴重事件,曹芳就沒敢當場出聲、直接定性秦亮為奸臣,他是臨場乾脆一聲不吭,只讓宦官衝在前面!

這次曹芳竟然出聲了,難道是年齡又長了一兩歲的緣故?

不過就算曹芳這時候開口,事情也沒有那麼嚴重,如果僅靠皇帝名分、一句話就能把權臣拿下,曹芳根本不至於是現在這個處境!

只是事情會變得更麻煩一點,秦亮若要顧忌形象,這次最好不要急,再等重新安排就任。反正只要上面空缺大將軍,衛將軍兼中護軍,也是位列第一的實權大臣。而接下來則會有很多人為秦亮說話,擺事實講道理、談軍功。

秦亮幾乎屏住了呼吸,等待著下文。

可是等了一小會,曹芳卻還是沒聲!

這時王廣徑直開口了,數日前、他剛到得到許諾,似乎對於還能位居車騎將軍的分配十分滿意。

王廣第一個說道:“秦將軍內平叛亂,外克強敵,當此之時,朝廷正須有大才能的輔政大臣,方能讓國家不亂、百姓安居,秦將軍應以大局為重,切勿推辭阿!”

雖然大將軍沒有世襲的規矩,但人家王廣是大將軍王凌的嫡長子,確實是有機會的。他都這麼支援秦亮了,大多有點騎牆態度的官員、立刻便附和起來,朝堂上的氣氛變得熱烈,好像要強迫秦亮坐到那個位置!

陳安、令狐愚、傅嘏、杜預等支援秦亮的官員,還沒有機會當眾說話,司空蔣濟倒先開口道:“秦將軍有數次大功、名震天下,且為人謙遜仁厚,對同僚一向寬容。將軍既有才能、又忠心社稷,若不出來接任大將軍之職,還有誰更合適?”

蔣濟在洛陽官場有個說法,被稱為老實人。他既然說秦亮“忠心社稷”,那秦亮應該真的是忠臣。

當然秦亮其實並不能確定、蔣濟是不是真的老實,反正之前蔣濟便曾因為相信司馬懿、把曹爽坑慘了;接著再次相信司馬懿,又把王凌坑了,他誇讚王凌家勢名望不俗、兒子們還給力,乃“當今無雙”。

不過蔣濟畢竟是三公之一,三公可不是隨便能當上的,那是朝廷對重臣的極大認可與殊榮!就算平時不掌實權,威望也是很高的。蔣濟這麼一說,眾官的呼聲更高。

就在這時,中書監陳安提高聲音說道:“數十年來,蜀國偽帝君臣,把臣等稱為賊!公然聲稱欲攻滅我國、還於舊都,若真要實現,臣等下場如何?其常年威脅我國邊境,以至於歷代明主寢食難安。而今衛將軍迫使蜀軍退於劍閣,蜀國終於不再為患矣。將軍之功,足以升任大將軍,將軍之才,可保國泰民安!”

東堂裡頓時一陣贊同,而其中一些人果然沉默不言。

秦亮見此情形,剛才的緊張漸漸放鬆了下來,並暗自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