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天塌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關中到漢中的各條道路,相比之下,其實陳倉道才是最寬敞、最平坦好走的大路。曹軍以前圖謀漢中基本不走陳倉道,就是因為隴右地區的武都郡在漢軍手裡,而且還有武興關隘,曹軍過不來。
而時間一長、陽安門或許守不住,但守住走馬谷沒有問題。雙方都有數以萬計的兵馬,在走馬谷分不出勝負,只能比誰更能耗!
姜維仍然期待,秦亮會因曹魏內部問題而退兵。
按理秦亮是等不下去的!如果秦亮在曹魏朝廷失了權勢,他即便打下漢中又有什麼用、孰輕孰重分不清嗎?
姜維深吸了一口氣,把一切都強忍在了心頭,沉聲道:“繼續向東進軍!”
……等魏軍中軍收到武街的訊息時,人們自然是另一番心情。同在漢中地區,秦亮收到急報、卻遲了好幾天時間,因為陳倉道還沒有通,陳泰送信只能繞行。
中軍大帳內,大夥簡直興高采烈,激動萬分。吵鬧之中有人說道:“隴右得手,我軍勝券在握阿!”
秦亮也馬上下令道:“立刻派人去各營傳達訊息,叫將士們也高興一下。”
部將拜道:“喏!”
此時屬官部將們都在帳篷裡,秦亮又住上了帳篷。還是因為這次紮營、要優先考慮位置,沒有在恰當的地方找到村莊。魏軍主力已來到了漢城(勉縣)城外,卻沒有修建圍城工事,而是在城池西北面、建造了好幾座堅固的營壘。
因為姜維軍早已到達陽安門內。陽安門修建在走馬谷比較狹窄的地方,姜維部入陽安門後,把陽安門東邊、剩下的沒那麼寬敞的谷地也全給佔了。
魏軍若要去堵死姜維軍向東的通道,剩下的地方實在太寬,兵力少了根本堵不住。如果在漢城這邊再分兵四面圍城,兵力太分散、便要謹防蜀軍裡應外合反擊。
所以秦亮暫且沒有圍城,只是想辦法要切斷陽安門、漢城之間的聯絡,準備先攻姜維部!
只要把姜維部驅逐出陽安門,魏軍佔據陽安門,那時要防守西面姜維部、便容易得多,之後才好攻漢城。畢竟陽安門本來就是朝西修建的,是漢中平原這邊防禦外敵的關隘。
中軍大帳裡來的人愈來愈多,很快就顯得擁擠不堪。大家都在高興地說話,狹窄的空間裡鬧哄哄一片,十分嘈雜。
秦亮遂乾脆起身,走到了帳篷外面。本來在各自攀談的人們,也跟著他走了出來。
剛剛走出帳篷,秦亮頓時覺得心胸一闊,呼吸也更順暢了。明亮的陽光照射在大地上,彷彿讓黃土、荒草地也少了幾???????????????分荒涼之感。
此地的營壘,建造得更加完善。秦亮雖然住在帳篷裡,但中軍大帳周圍還專門圍了一圈藩籬,如此更方便侍衛對中軍大帳進行警戒。
眾人在帳篷外面,仍然位於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裡。藩籬外的大多景象都看不見,不過只要人們抬頭,就能看見不遠處的望樓。營壘門口的兩座望樓修得像模像樣,觀之竟有幾分典雅的姿態。
這種一次性建築、大軍一調動就會被廢棄,其實修得挺簡陋。也許並非望樓建得不錯,只是秦亮此時的心情很好。
不過秦亮漸漸收起了情緒。形勢已有所改變,他要立刻開始重新審視部署。
正是責任不同,想法也會不同。諸將並不負責整體戰事,所以可以長時間盡情地享受喜悅的心情;秦亮卻不能一直停留在慶賀之中,他要的是正常戰役的最終勝利!
陳泰拿下了武都郡之後,首要目標肯定是攻下武興關隘、打通陳倉道,與漢中魏軍主力建立直接聯絡。
秦亮環視周圍,目光在馬隆臉上稍作停留,又看向隴西郡守胡奮。周圍的人都注意著秦亮的舉動,二人立刻察覺了秦亮的目光、先後向秦亮拱手示意。
秦亮開口道:“玄威(胡奮)與孝興各率精兵出發,玄威為主將、孝興為副,走馬鳴閣道去攻武興。”
當此之時,魏軍的勝勢已經非常明顯了,只要有領軍出戰的機會,便有立功的機會。二人大喜,一起揖拜道:“僕等定全力以赴!”
秦亮又叮囑道:“馬鳴閣道附近,必有姜維偏師阻擊,爾等要當心。”
胡奮與馬隆拜道:“遵命!”
秦亮軍到漢城已有近十天之久,但他之前一直沒有派兵去打武興,便是因為料定姜維有備,不易取得什麼進展。
姜維那種人在戰場上、還是很有眼光的,一般的計策對他沒用。
但現在情勢有變,陳泰必定以重兵逼武興,蜀軍的軍心也受到了影響;魏軍此時從漢中這邊背擊武興,機會又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