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道:鄧艾的援軍來得最早,卻一直在北邊觀望、完全不急的樣子,根本不管王經的死活。漢軍若去攻打鄧艾,鄧艾不跑還等什麼?

且二十五日凌晨的伏擊,漢軍的斬獲不小、據說郭淮也中毒箭受傷,但漢軍並未能滅掉關中曹軍主力。東邊的關中曹軍仍是一個巨大威脅!

果不出其然,狄道方向的張翼派人送來了急報:曹魏關中軍走西邊的山谷大道,正在向狄道進軍!

幾乎在剎那之間,姜維便萌生了退意。

此時的形勢,與其說是漢軍把曹魏兵分割成了三路,難道不也是郭淮、鄧艾兩路援軍對漢軍形成了半圈反包圍?

曹魏關中軍人數甚眾、現在也有了警覺,漢軍要想再次伏擊、不可能實現了。

曹軍走谷地大路過來,姜維仍可以選擇不利騎兵的地形、與關中曹軍周旋;但因為北谷那條路比較寬闊、地形不險峻,姜維需要大量兵力才能對付關中敵軍!

洮水河谷地裡的鄧艾軍、人數最少,不過鄧艾在洮西西岸,時不時可以威脅到漢軍糧道。那股人馬不能擊敗漢軍,卻像一塊狗皮膏藥、非常令人厭煩!

何況漢軍的糧草補給,如今也漸漸不支了。

姜維頓時仰起頭,卻又忍住了、沒有當眾長嘆,只得倒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

真是天不助我大漢阿!

漢軍突襲隴右,如果在起初階段、沒能出其不意地殲滅曹魏主力,後面的戰機就會越來越少。經過了幾次角逐,雙方都漸漸瞭解了對方的部署和動靜,便會陷入對耗的階段,拼的就是國力與實力。

姜維軍的糧道、本就比曹魏困難,運糧損耗很大,拼消耗必定是不行的!

姜維心中很悶,他知道,欲實現心中的大志、恐怕又將再一次延後。

等到姜維率軍回狄道軍營時,將士們都向他歡呼起來。諸將紛紛上前道賀,“衛將軍神勇!”“好幾個人看見、郭淮中了無當飛軍的毒箭,已不能騎馬,郭淮多半活不成了。”“將軍大敗雍涼偽都督郭淮,幾將其陣斬,大獲全勝,威震天下……”

然而大夥還是沒有真正理解他姜維,以為有軍功、他就滿足了?

姜維要的不是這個,他想要的、是一次機會,哪怕一次!抓住戰機殲滅關中曹軍主力,全據隴右、關中,還於舊都,實現諸葛丞相之遺志!

然而姜維強忍住了心中的氣悶,故意做出了一副得志的神態。

因為姜維看到了徵西大將軍張翼。

如今在朝廷裡、最反對姜維北伐的人,正是張翼!張翼也不願意參與北伐,但姜維強行要求、他才隨軍北上。

就是要張翼親眼看看,姜維是怎麼打敗曹軍的!好讓他在成都閉嘴。

張翼以前與費禕的關係也很好,兩人的主張相近。姜維還記得、費禕詬病他只想劫掠曹魏人口,盡幹無用功;但當時姜維手裡的兵馬太少,除了襲擾隴右,也幹不成大事阿!

即便抓住了戰機,也得有足夠的兵馬、才能消滅曹魏西線主力。若不消滅曹魏的軍力,怎麼能攻取隴右、涼州?

沒一會,司馬師、夏侯霸先後迎了上來。姜維見狀,下馬之後才還禮,他不禁伸手,結實地握住了司馬師與夏侯霸的手腕,言辭誠懇道:“子元、仲權助我,有大功。”

司馬師轉頭看了一眼狄道的城樓,說道:“可惜狄道城的內應失敗,不然我軍便能輕而易舉拿下狄道城,王經等人此時已身首異處矣。”

姜維心裡以為然,他倒是對狄道城的興趣不大,但破了城、可以滅掉王經的上萬兵馬,這也是削弱曹兵的機會之一。

這時司馬師上前半步,耳語道:“戴忠提前送家眷離開長安,尋機走陳倉道回漢中。僕擔心他會壞事,可是難以及時聯絡,無法阻止他。卻沒想到,戴忠在關中軍沒出事,反而是隴右軍中的戴珎(狄道城內)出了差錯。”

不過此事也怪不得司馬師。姜維遂道:“計謀有時能成(伏擊郭淮),有時不能成,諸位都盡力了。”

司馬師揖拜回應。姜維與夏侯霸說了幾句話之後,遂繼續往前走。

這時姜維才暗自鬆了一口氣,不過稍晚放鬆的心情、仍然十分複雜……這次不得不放棄,只待以後重新尋找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