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聶政介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朝臣們馬上停止了交談,紛紛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秦亮轉身時,並沒有抬頭直視北邊的臺基,但在餘光裡、仍然瞥到了一眼郭太后青紅相間的蟬衣下襬,長裙邊緣上繡著漂亮的花紋。
先前有些黯淡的東堂,此時也彷彿忽然之間亮堂起來,大殿裡的色彩也好似鮮豔了幾分。應該是太陽馬上要從東掖門那邊升起了,或許也是秦亮此時的心情稍有變化。
除了朝見,秦亮已有將近三個月沒與郭太后相見。這麼長時間沒見面,連她的氣味、秦亮都好像有點淡忘了,不太能準確地想起來。
最近郭太后好像表現得也相當謹慎,去年底她說好了、要怎麼獎賞秦亮,現在連見面也很困難,自然沒能兌現。不過郭太后本來也是個謹小慎微的人。
群臣行了禮之後,皇帝曹芳竟然主動說起了郭循的事蹟。曹芳還沒親政,他一般是不管事的,今天應該也聽到了費禕被刺的事,好像情緒很高。
曹芳道:“西平人郭孝先被執去蜀地,在大庭廣眾之下、手刃偽大將軍費禕,其心懷大魏,忠義可嘉。此等事蹟,忠勇遠超聶政、介子也!朝廷應行表彰,追封官職。”
一時間朝堂上沒有任何人勸誡、或是提出反對意見。王廣先前說的話,確實是有道理的,魏國朝廷的立場和看法、對此事總體是正面的,顯然與蜀漢人不一樣。
但是秦亮聽著曹芳那壓抑著激動的語氣,怎麼聽、怎麼不對味。
曹芳把一個刺客抬得那麼高,對比聶政、介子那樣名垂青史的人物,也要用“遠超”這樣的形容?難道曹芳的內心是想號召義士、繼續幹刺殺的事?
秦亮暗忖道:但這樣能把權力拿回去?
司馬懿完了,立刻又有王、秦、令狐三家,曹芳還不明白為什麼嗎?他應該是不明白,畢竟年齡閱歷確實差點。
曹家的根基盤太小了,諸曹夏侯的人才凋敝之後(否則也輪不上曹爽做大將軍),已經沒剩下幾個人願意拼死拱衛皇權。即便還有,那些人也沒被吸納進皇室的親信體系,現在沒兵權怎麼維持局面?
果然連郭太后此時也沒出聲,哪怕郭循可能是她的親戚。倒是曹芳暫且放下了對郭家的不滿,力主褒獎郭循。
聽出曹芳的咋呼,秦亮心裡當然十分不悅,對曹芳非常看不順眼。
這位皇帝的城府不深、能力似乎也不太行,其實威脅反而不是那麼大,但就是讓人感覺很不爽!此時秦亮心道:遲早廢了他的帝位。
不過眼下,秦亮覺得還是要先忍耐一陣子。秦亮經歷了多年仕途之後,亦不得不時常權衡得失,往往難以快意恩仇。很多事都不能馬上發作,只能靜等時機。
猶如姜維勾結司馬師的人、指使臥底乾的那件事,秦亮心中惱怒,亦沒法立刻報復回去。
不過現在、便有了對付姜維的機會!秦亮雖然去不了蜀漢,但若在戰場上遇到姜維、就可能找到機會把他往死裡整!至少能設法挫敗他的囂張氣焰。
而且以這種方式報復,還能得到額外的好處。透過對外戰爭獲得的聲威,顯然要比內戰勝利的軍功更讓人認可,且沒有爭議。
秦亮想到這裡,便從高柔後面走了出來。垂簾後面的身影微微有點晃動,郭太后似乎馬上就注意到了秦亮的動作。
秦亮向垂簾方向揖拜道:“費禕一死,偽衛將軍姜維必會大舉北伐,臣請朝廷在西線多作準備。”
很快東堂裡便響起了小聲的議論聲。
郭太后的聲音道:“秦將軍言之有理,以卿之見,朝廷應該提前調兵去雍涼增援?”
秦亮道:“臣請朝臣集議,再稟奏殿下、陛下。”
郭太后毫不猶豫道:“準請。”
秦亮並非要當朝提什麼具體的方略,因為根本沒有必要在朝堂上說。現在的朝堂,只要王家、秦家商量好了,基本就只需要走個過場、就可以直接實施。
但秦亮還是在朝堂上當眾提談了此事。主張是他提的,到時候如果大夥覺得、有必要向西線提前增兵,那麼按照習慣,帶兵的人就應該選秦亮。
……
……
(qq群,大魏芳華3群:304402275歡迎書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