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王的神聖之城。

從戰爭的起始到終結,所羅門王一直保持著中立的姿態,他將自己的城邦視為學者之城,而學者只會記錄戰爭,而不參與戰爭。

可兩頭龐然大物並不是這麼想的,神聖之城處於兩者之間,他們都想攻佔下這座城市,作為自己的橋頭堡,將戰線推至敵方的領土。

故此,六十六年前,一場爭奪神聖之城的戰役開始了,雙方出兵神聖之城,至於所羅門王,沒有人在意所羅門王的想法,他固執的中立,早已惹怒了雙方。

所羅門王沒有放棄,他召集軍隊抵抗著科加德爾帝國與萊茵同盟的攻勢,而這兩頭龐然大物,也因忌憚對方,互相開戰,令整個戰場呈現了三方混戰的局面。

伯洛戈拿起沙盤上的旗子,模擬著當時的攻勢,將神聖之城完全地包圍了起來。

所羅門王藉著混戰的局勢,尋找著生機,遺憾的是現實太殘酷了,他帶領著軍隊苦苦堅持了一百天,最終搖搖欲墜的城門,被科加德爾帝國的軍隊攻破。

當帝國的軍隊衝進所羅門王的黃金宮時,只見他早已死在了自己的王座之上,而萊茵同盟的軍隊也步入了破敗不堪的神聖之城中。

百日混戰,徹底拖垮了疲憊不堪的雙方,他們望著滿地的焦土,都已無力再戰,之後便是所有人都熟悉的故事了。

學者們將那場戰役稱作“聖城之隕”,聖城之隕後,雙方在破敗的黃金宮裡議和,席捲諸國的世界大戰、焦土之怒就此終結,不久後這片土地迎來了誓言城·歐泊斯的誕生。

那是段帶著血與淚的歷史,或許是想要隱瞞什麼,科加德爾帝國和萊茵同盟,都不約而同地封鎖了關於聖城之隕的資訊,以至大部分人只知道焦土之怒的始終,可不清楚聖城之隕的詳情。

伯洛戈對於那段歷史很是好奇,算得上他僅有的愛好之一,他時常會去圖書館借閱資料,然後在沙盤上覆刻著聖城之隕。

在後來的歲月裡,有些學者提出了一些新奇的觀點,他們說歷史書上所講的聖城之隕是錯誤的,是被更改過的。

他們從諸如鋼材、兵源、糧食等各個資料裡分析出,按照當時科加德爾帝國與萊茵同盟的軍力,他們完全可以繼續將戰爭持續下去,可在毀滅了神聖之城後,他們卻突然都收手了,彷彿他們就是為了毀滅這裡而來。

也有人說,聖城之隕的結局是所羅門王重創了雙方,支撐這一說法的是一些人的回憶錄,在聖城之隕時,有些人說他們明確地看到了從神聖之城方向升起的輝光。

那道光是如此強烈,猶如神蹟。

從科加德爾帝國的首都,到萊茵河的盡頭,由自由港起,終到風源高地,所有人都看到了那道升起的光芒,貫天徹地。

他們說那道光殺死了所有參戰計程車兵,包括所羅門王自己,因此聖城之隕的資料才如此稀少,並非是被封鎖,而是根本沒有人倖存下來,也因這道光,將兩頭龐然大物重創,他們才不得已地議和。

至於真相如何,估計沒有人知道了,畢竟這一切已經過去了這麼久,曾經的焦土也變成了如今的誓言城·歐泊斯。

伯洛戈思索著,起初他也為之困惑,但隨著超凡世界的大門向他敞開,他逐步意識到了那些未解的謎團,似乎都有著第二個面孔。

一副面孔面對普通的世人們,另一副面孔則面對著神秘的超凡世界。

“一道光。”

伯洛戈低語著,視線看向窗外,穿過重重濃霧與陰雲,跨越樓群與升起的吊臂,最終停留在了那灰霧瀰漫的大裂隙上。

沒有人知道大裂隙是怎麼誕生的,可這些傳聞結合在了一起,伯洛戈有了一個嶄新的想法。

或許那些人說的是真的,那道光擊潰了雙方,並在這焦土之上,留下名為大裂隙的傷疤。

“聽眾朋友們!願我們深夜相會!”

杜德爾的聲音響起,伴隨著一陣舒緩的音樂,早晨的節目結束了。

伯洛戈也緩緩起身,掃了一眼聖城之隕的沙盤,他走到窗邊,瞭望著大裂隙。

數不清的謎團困擾著伯洛戈,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理由,與魔鬼交易的詳情……乃至埋葬在歐泊斯陰影之下的歷史。

他沒有想太多,在心裡隱隱記下這一切後,伯洛戈便將它們拋到腦後,就和“執棋者”的疑惑一樣,在自己力量沒有抵達那個階位前,一切的思考都是徒增內耗。

掏了掏口袋,伯洛戈從其中取出了帶回來的棋子,走到沙盤旁,將棋子安置在高地之上,它的下方便是挺進的千軍萬馬。

口袋裡不止有棋子,還有傑佛裡給他的門票,它被伯洛戈搓的皺巴巴的。

“舞臺劇嗎?”

伯洛戈嘟囔著。

要不是掏了掏口袋,他都快忘了這門票,幸運的是看了眼日期,演出就在今天。

其實伯洛戈還蠻喜歡看什麼書籍、舞臺劇、電影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