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走!”

在美國的生意夥伴引領下,伊戈爾跟著他走向一個高階的小圈子,結識重量級的人物。

圈子的中心是留著金色短髮的中年女人。

這女人有種侵略性的美,似乎站在那裡,就能掌控周圍的一切。

等到小圈子人散去,這人大步過去,主動打招呼:“克萊爾,什麼時候回來的?”

克萊爾與他握手:“上週剛回來,德里克,你不是在倫敦忙著生意嗎?”

“告一段落了。”德里克與中年女人握手:“克萊爾,你越來越美了。”

他問道:“弗蘭克也回來了?”

克萊爾笑:“當然。”

德里克示意後面的伊戈爾:“介紹個生意夥伴給你認識,伊戈爾雷布羅夫,來自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的銀行家和企業家。伊戈爾,這是克萊爾安德伍德,公益組織‘淨水計劃’的負責人。”

伊戈爾早就聽德里克說過這個女人,丈夫是重量級國會議員,正在協助本黨黨魁準備下一任大選,華盛頓舉足輕重的人物。

所謂“淨水計劃”打著公益的旗號,做著盈利的生意。

“你好。”伊戈爾用帶著烏西部口音的英語,與克萊爾輕輕握了下手:“能認識你,不勝榮幸。”

克萊爾場面功夫滴水不漏:“很高興結識來自烏克蘭的朋友。”

兩人聊了幾句,不可避免的說到東歐形勢。

伊戈爾立即表明立場,作為一個來自烏西部的企業家,對毛熊沒有半點好感,盼望烏能早日加入歐盟和北約。

“安全才能帶來穩定的經商環境。”他早有準備:“如今世界的安全體系,是建立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維護下的,我迫不及待的盼望國家沐浴在民主自由的光輝下……”

話是這麼說,伊戈爾卻很清楚這次的任務,找到並且啟用那些種子,然後儘可能拖華盛頓後腿。

有可能的話,讓這邊亂上一陣。

老家那邊需要時間恢復元氣,更需要時間考古增強軍事力量。

克萊爾笑著回應:“美利堅向來有大國的責任,據我所瞭解,華盛頓一直將烏克蘭作為自由民主世界的一部分。”

聊了一會,伊戈爾適可而止,離開這裡,去結識更多人。

克萊爾根本沒把他放在心上,這種歐洲偏遠地區過來的商人,對她來說沒有價值。

在華盛頓這個政治中心,伊戈爾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沒有貿然去接觸任何一個種子計劃的成員,一旦身份暴露,萬劫不復。

可惜策動種子計劃的奧洛夫在解體的混亂中死無全屍,要是他還在,會容易不少。

德里克是走政治路線的商人,很快又向伊戈爾介紹了一個有能量的人物:“這位是賓夕法尼亞州的眾議員羅素,伊戈爾,等你下次見到他時,他可能就是賓州的州長了。”

彼得羅素前額光禿,卻很隨和:“德里克說笑了。”他問道:“閣下在烏克蘭經營哪種生意?”

伊戈爾說道:“銀行業和零售業都有所涉獵,我正在謀求旗下的銀行進入歐盟和北美的外匯結算體系,連鎖零售商場進口更多副食產品。”

彼得羅素笑了笑:“祝你成功。”

與克萊爾一樣,看在德里克的面子上,簡單的認識之後,彼得羅素沒有進一步交往的打算,烏克蘭過於遙遠,在他的概念裡,屬於世界邊角,暫時沒有價值。

隨著宴會進行,彼得羅素漸漸不耐煩,躁動難安,今天過來的目的已經達成,見到了黨派的金主之一德里克,認識了弗蘭克的妻子克萊爾,還留下一定印象。

是時候告辭了。

出了宴會廳,打發走司機,彼得羅素獨自開車,去華盛頓商業區。

開到一個無人的地方,車進入停車場,他考慮起最近的事業,弗蘭克正在協助黨魁沃克參與下一屆大選,一旦後者成功入主,前者必將坐上重要位置。

透過弗蘭克的線,他能否奢望賓州州長?

想到這裡,彼得羅素更加煩躁難安,解下領帶扔到副駕駛上,鬆開最上面的兩顆襯衣紐扣,恨不得撓爛脖子上的面板。

終於,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