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時整點。

太陽落土,天邊還餘一抹微光。

季布一聲咆孝,戰刀向前揮出,宣告今夜的攻城戰,拉開帷幕!

四萬五千軍,在季布的指揮下,以正統的圍三闕一之法,同時對大梁的南城、東城、北城發起進攻。

與白日裡試探戰的淺嘗輒止不同。

入夜後這一戰,季布擺出了一戰而破城的架勢!

他一面穩住陣腳,不斷調整三路攻勢緩急,跟城頭上的守軍拼士氣、拼韌勁兒。

一面祭出了大量白日裡未曾出現的攻城器械,抵消了一部分城池之利,扭轉對己方不利的戰局條件。

《最初進化》

諸如飛索、雲梯、箭樓,戰車、衝車、投石車……

真正玩起花活兒來的紅衣軍,渣得讓守城的洛邑禁軍兵卒們不敢相信,手忙腳亂、疲於奔命之餘,個個心頭都有一種自己才是土豹子的錯覺!

紅衣軍以運動戰與野戰稱著於世,以至於許多與紅衣軍作戰的軍隊都忘記了,陳郡最有名的,除了紅衣軍之外,還有一座稷下學宮!

而漢廷作為一個新興勢力,正處於生命力最最旺盛的時候,發展速度與推陳出新的速度都快得驚人!

每個月都會有新的裝備送到紅衣軍檢驗其實用性,每隔半年就會有新的作戰裝備開始列裝……

據陳勝所知,梅花山莊那幫吃飽撐的大匠,在將土高爐琢磨得七七八八後,現在已經開始琢磨蒸汽機了!

陳勝也懶得管那群倔驢,在沒有找到可以替代橡膠做密封的物質之前,他自己都奈何不了那玩意,更別說那一群民科了,反正那群倔驢撞牆撞夠了,自然也就知道換面牆在撞了。

話歸正題。

眾多攻城器械的出現,不只是將守城的禁軍兵卒們打得手忙腳亂、疲於奔命。

將指揮守城的王離也打得是焦頭爛額、四處救火,原本留作接引之軍的預備隊,不得不提早投入戰場修補各面城牆上出現的缺口。

而坐鎮大營之中的王賁,看著各面城牆像雪片一樣飛進帥帳之中的不利戰報,心頭卻感覺到有些納悶,暗道‘大侄兒打得這是什麼仗?’

他王氏好歹也是將門世家,圍三闕一這麼爛大街的打法,他自然不可能一無所知。

圍三闕一戰法的精髓,當然是在那個“闕”字上,打得是由實向虛的高明心理戰術,逼迫守城之軍棄城而逃。

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重點卻是在那個“圍”字上!

怎麼“圍”,很有說道!

你既要用“圍”來向城內守軍傳達壓力,逼迫城內守軍棄城而逃,那你至少得將壓力傳遞到城內吧?

怎樣才能將壓力傳達給守城的敵軍?

那當然是優勢啊!

攻勢上的優勢、兵力上的優勢等等!

總之就是一個目的,你得讓守城的守軍感覺到:“我草,這城守就要不住了,不想死就得趕緊走……”

所以,圍三闕一戰法怎麼個“圍”法,至關重要!

通常而言,都是一路或兩路羊攻,給另外一路或兩路創造集結重兵衝破城頭防線的機會,透過頻繁的登城,來給守城的敵軍施加壓力。

也不是沒有三路都是羊攻,扣著主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打法,但那都是技術極好的老將軍才能玩出來的花活兒,技術差一點的這麼晚,只會把自己人計程車氣給玩崩。

至於那種將圍三闕一戰法,打成將大軍按等份兒,平均分成三路同時攻打三座城門的統兵大將,則不用有絲毫的懷疑,他必然就是個不懂裝懂的大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