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南疆的戰鼓開始擂響之時,金陵城的鐘聲也敲響了三聲。

長寧宮宮門外的小廣場上,數萬金陵百姓圍成一個大圈,目不轉睛的望著中心的陳勝。

而人群的最裡邊,乃是一個個高冠博帶的百家名士。

他們低著頭,不敢直視前方的陳勝。

卻又在私下裡不斷偷偷交頭接耳……

陳勝彷彿沒有聽到他們的議論聲。

他負著雙手,將背嵴挺得筆直,一襲不帶任何紋飾的寬大袀玄,將高大而魁梧的身量襯托得淵渟嶽峙,既有大嶽挺拔之雄偉、又有絕壁聳立之冷峻。

“今天不是朝廷的政令宣講會,而是第一次科學觀念辯論大會。”

他吐字清晰而有力的緩聲道,聲量雖不大,卻清晰的傳入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我也不是人皇,只是科學觀念的主講人、辯論手。”

“我希望能將我的一些淺薄領悟,說與大家夥兒聽。”

“大家夥兒不必非要要認可我的領悟。”

“我十分歡迎大家來辯駁我的觀點,事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嘛!”

“我也由衷的希望,大家夥兒能提出更加貼合我大漢實際、更具有指導性作用的觀點……”

“回想當初,朝廷決意開展新生活運動之時,儒家大賢荀子曾問過我,何為科學?”

“我答曰:科學就是研究世間上所有道理的學科。”

“就好像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稻子種下去,就會發芽、長苗、開花、抽穗……”

“可有多少人知道,稻子為什麼能發芽?”

“又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多抽穗?大豐收?”

他高舉著雙手圍觀人群的心神也慢慢的跟上了他的講述,開始思考。

這陣子,他們的確是聽‘科學’這倆字都快聽出繭了。

連他們自個兒如今鄙夷一些不夠文明、不夠禮貌的人和行為事,都會稱其“不講科學”。

但說實在,科學到底是什麼東西,大部分百姓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樸素的情感,將從宣講政令的小吏們口中聽來的科學觀念講解,與從新生活運動的領悟相結合,模模湖湖的將科學定義為了一種與陳舊、與封建、與野蠻所相反的相反的,更加新穎的、開放的、文明的東西。

此刻聽陳勝娓娓道來,大多數百姓心中都有茅塞頓開之感。

哦,原來這他孃的叫科學……

陳勝具體而形象的詳細解說了許久後,話鋒一轉道:“但後來我想了很久,覺得‘科學’,不應該只單單定位一門學科,它更應該是一種指導人進步的思想、一種促進人向前的人生準則!”

“縱觀我華夏上下浩浩幾千年,實際上就是一部總結教訓、吸取經驗、不斷進步的恢弘曆史程序!”

“沒有火種煮食獵物,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

“沒有庇護所防禦勐獸,有巢氏發明了房屋。”

“沒有工具以橫渡大江,黃帝發明了舟楫!”

“夏商時期的奴隸制,如今早已被州郡制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