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雪前恥(第2/3頁)
章節報錯
反觀陳勝,作為人道最寵愛的兒子,他若是幹掉鬼谷子這個等級的人道亞聖,頂多也就是被人道爸爸呵斥一頓,估計連禁閉都捨不得關他的,畢竟還指著他管理這麼大一個九州……當然,前提是陳勝打得過鬼谷子!
陳勝現在肯定打不過鬼谷子的,但也快了……
而且,陳勝奈何不了鬼谷子,還能奈何不了那些鬼谷門人麼?
鬼谷一脈可不是道儒墨這樣的顯學,門人遍佈九州、子孫無窮。
以大漢現在的聲勢,若想動鬼谷一脈,只需陳勝一道王令按下去,立刻便能令鬼谷一門元氣大傷,不出十年,便能令鬼谷一脈之傳承在九州絕跡。
聖人之位,以立言、立功、立德證得。
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的言論、功勞、德行,不但得在當下能稱之為聖人,還得能夠流傳下去,在未來也能稱之為聖人,這樣你這個人才能不因為世易時移而被世人所遺忘,才能一直活著、真正的不朽!
簡而言之就是,聖位乃是超脫於時間長河之上的尊位,乃是過去、當下、未來,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當下與未來很好理解,過去?
須知證聖三個階段,是一步一步來,你得先有獨屬於你的言論、思想,然後再去踐行你的言論、思想,從而立下屬於你的功勳、功勞,讓世人知道你、瞭解你、記得你。
最後一步,才是從踐行思想的過程中,提煉出言行一致的、核心的主張,傳播出去,並且無論是在當下還是在未來都能被無數人奉為至理名言、指路明燈之時,你才能成聖……亞聖也是聖。
如此任重而道遠的求道過程,無論是哪一家、哪一脈的修行者,無論其天資有多高、家世有多隆,都將是一段十分漫長的歲月。
天縱之聖如孔聖人,都是在經過了漫長的求學、遊學、講學之後,才終於得證儒聖之位。
所以站在成聖的那一日,的確是過去、當下、未來,三位一體。
陳勝的開山大弟子魯菽,當下就處於一隻腳跨入立德門檻的階段,說不定啥時候就在勞作中頓悟了,領悟出類似於「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的道理,直接立地成聖了。
說起來或許有些嘲諷,哪怕是沒讀過書的三歲稚子都知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的道理,九州千古,卻無一位農聖誕生。
而農夫作為九州最大的職業群體,若是祭祖,除了神農氏這位都可以追朔到上古年間的主祭之外,竟然連一位陪祭都找不到。
噢,也對,一群土地裡刨食兒的泥腿子、鄉巴老,連飯都吃不
飽,哪有資格祭祖……
話歸正題。
既然因為聖人乃是過去、當下、未來,三位一體的存在。
那麼,當陳勝握有斷絕某位聖人未來的力量之時,他也就自動擁有了將某位聖人拉下聖位的力量!
當然,這肯定是把雙刃劍,聖人又不是死板的機器人,誰都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陳勝斬斷自己的道基,將自己拉下聖位。
陳勝要真敢玩這麼大幹,必將招來對方不擇手段的慘烈報復。
但雙刃劍也是劍!
手裡沒劍與有劍不用,完全是兩碼事。
這就是陳勝與鬼谷子平等對話的底氣。
……
陳勝在北疆與鬼谷子,就鬼谷一脈的歸屬以及幽州軍入漢等一系列事務進行平等、友好、和睦的磋商之時。
恆山郡正研究幷州輿圖的李信、陳刀,也正好接到了斥候回報:那幷州韓信,指揮大軍星夜殺將過來了!
「大王果真是料事如神啊!」
李信壓抑不住心頭狂熱崇拜的驚歎了一聲,將手中的斥候密信遞給對面的陳刀:「那韓信小兒,果真在今日殺將過來!」
算到韓信會東進,這不足為奇。
畢竟除了退入雍州這個選項之外,韓信就只剩下東進這一條路可走……他總不能坐以待斃,眼睜睜的看著紅衣軍與虎賁軍東南合圍吧?或者是南下去找三十萬紅衣軍,外加二十四萬平西軍送人頭?亦或者自雁門關退出九州之外,給犬戎人送肉糜過去?
擺明了,東進是韓信唯一的出路!
畢竟柿子挑軟的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