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他們看上了我們華夏的疆土,我也看上了他們的老家。”

“寇可往,我亦可往!”

“我們現在的土地,是老祖宗們打下來、傳下來的!”

“我們作為後人的老祖宗,自然也該打下些許土地,給他們傳下去……”

“我希望千百年之後,我們的後人們可以指著太陽光所能照射到的每一尺土地,拍著胸脯自豪的對每一個異族人說道:‘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我們華夏的疆土’!”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仔細的給范增介紹其他所謀劃的武館分級制、如何引導百姓形成尚武之風,以及對每一個武者登記造冊的具體措施。

話說得很硬核。

但在陳勝的心頭,這卻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無奈之舉。

同樣是君王,同樣都有九鼎在手。

周平王可以布九州大陣,陳勝當然同樣可以布。

但問題是,周平王可以不管他死後洪水滔天。

而已經在面對周平王留下的洪水的陳勝,卻沒有再裝聾作啞的餘地。

事實上,九州大陣的確極有具有誘惑力。

比陳勝預想中的,還要有誘惑力。

自打從莊老夫子那裡弄清楚九州大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之後,他就已經絕了重啟九州大陣的念想。

但在九鼎入手之後,這個想法卻又被他不由自主的翻出來,反反覆覆的思索了很多遍。

人最擅長說服的,其實自己。

陳勝就給自己找了很多重啟九州大陣的理由。

比如什麼:‘一直開啟九州大陣,的確不利於九州對外“交流”,但只要開個十幾年再關閉,就能將九州大陣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再比如什麼:‘經此大亂,九州元氣重傷、百姓苦不堪言,沒必要一定要在最艱難的時期,硬咬著牙去和外夷死磕,完全可以等到內部緩過這口氣來之後,再從從容容的去跟外夷決一死戰……’

他是真的只差一點,就鑽進了只看利弊、不考慮人性的死衚衕。

要安逸。

要安逸。

死都不怕,就要安逸!

若是連他這個日子最好過的君王,都捨不得眼前的安逸。

底下那些日子本來就過得苦巴巴的漢軍將士們,豈能還有直面淋漓鮮血的血性?

士氣只可鼓,不可洩啊!

最終,是後宮那倆小王八蛋的降生,令陳勝幡然醒悟……或許,當年周平王也是這麼想的!

與重啟九州大陣相比,天下布武同樣具備極強的副作用。

作為一個自誕生起就與天鬥、與地鬥,嘴裡喊著仁義道德、與人為善,對外擴張的腳步卻從未停步的彪悍民族,華夏民族的充沛武德,乃是刻進了血脈深處的隱性遺傳。

至於這種隱性遺傳什麼時候啟用,既取決於大環境,也取決於手裡有沒有傢伙事兒!

就比如小黑有了槍,就只想著零元購。

而兔子有了槍,就想著拉隊伍、搶地盤,做大做強、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