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代表著,許多不同姓氏,明面上看起來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世家,暗地裡卻是同一位先祖傳下來不同世系的後代。

在當下這個以血脈高貴為榮的時代,這些同一位祖先傳下來的不同世系世家,內裡往往還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聯絡。

若有外人對他們動手,不將他們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到底還藏了多少後手,指不定區區一個偏僻小縣城裡的小世家,就牽扯出一尊帝都的公卿遠親,那可不就叫人絕望?

最鮮明的例子。

就熊氏與屈氏。

這兩家兒就是一支血脈下傳下來的不同世系。

陳勝弄死陳郡的熊氏長房,熊氏旁支都還沒來得及吭聲,揚州那邊的屈氏就反手給陳勝送了一整個殺手團過來,差一丁點將把陳勝車翻了。

當時若非有李斯這個同樣出身大世家的“行內人”給陳勝解釋來龍去脈,只怕他都被人給殺上家門了,都還弄不清楚到底是誰人在向他下手。

這裡邊的水,豈是一個“深”字兒就能形容的?

這也是為何陳勝在紅衣軍入主徐、揚兩地之後,並未第一時間對兩地世家大族下手的原因。

同樣也是那日在晏清殿下,韓非明知漢廷的力量到底有多強,還會說出那樣的話……

同時對徐、揚兩地的世家大族下手,無異於捅九州最大的馬蜂窩!

內裡的意義和後遺症,決計比先前李信叩開洛邑城門,還要深遠!

畢竟姬家人,說白了也就只是九州最大最強的世家。

而且即便他姬家人坐著天下共主的位置,能不能盡起九州之力,還兩說。

而這些真正掌控九州統治權力的世家大族聯合,是一定能盡起九州之力!

當然,也僅僅只是這樣了……

漢廷諸多高階官員選擇背叛自身階層,對此事三緘其口,這其中固然有著漢廷內部向心力在起作用。

但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還是這些高階官員從自身的立場出發,對於徐、揚兩地的世家大族的下場,持悲觀態度。

他們不認為徐、揚兩地的世家大族,能在漢廷現今的強大力量下掀起多大的風浪!

就算他們能串聯其餘各州的世家大族,裡應外合一同向漢廷發難,也很難撼動漢廷對九州東南四州的統治。

如果其餘各州的世家大族,還有膽量、有餘力來捋漢廷的虎鬚的話……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令他們不得不垂下高傲了幾千年的頭顱!

那就是——漢廷並非是缺他們不可!

這句話連他們自己都感到荒謬,若是傳出去,定會引來九州所有世家大族階層的恥笑。

但他們身處其中,對這個認識卻都十分清晰、且異常篤定。

世家大族能在九州存在這麼久,依靠的當然不只是和君王博弈的手腕。

最主要的,還是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存在,能維護君王的統治!

準確的說,大多數時候,只要君王不對他們起歪腦筋,那麼他們的利益和君王的利益,就是一致的,都是割窮鬼的韭菜!

沒了他們,君王的政令連都城都出不了。

就遑論統治九州大地、牧守千萬庶民!

所以即便偶爾有英明的君王,連消帶打的整垮了幾個世家,也不過只是將那幾個世家的權力和財富轉移到其他的世家手中,與大局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