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

陳縣的所有世家大族,都在一夜之間按下了靜默鍵!

街面兒上。

往日招搖過市的豪奴們,消失了!

往日牽黃擒蒼的公子們,隱匿了!

連先前令各坊市的亭役坊卒們疲於奔命卻還是屢禁不止的各類惡性事件,一時間竟大為好轉!

可這種“好轉”,卻令陳縣的所有人,都感到更加壓抑了!

這就像是暴風雨前夕的那片刻寧靜。

現在越是風平浪靜!

後邊的風雨就越是狂暴!

但在明眼人的眼中,陳縣的局勢,卻好像是陰差陽錯的達到了一個十分詭異的平衡點。

郡衙整合了以李氏為首的陳郡官宦一系世家!

卻很忌憚以王家莊為首的陳郡武家一系大族!

以王家莊為首的陳郡武家一襲的大族,在被郡衙劈頭蓋臉的打壓了一頓後。

自然也都緊繃著神經,誰都不敢再露出破綻,給郡衙機會……

而以郡衙和李氏為首的陳郡官宦一系,雖然在表面上形成了統一意見。

但暗地裡,卻也在互相提防著。

旁的不說。

熊氏和李氏這兩個陳郡暗地裡和明面上的第一世家,暗地裡的博弈,就從未停止過!

畢竟。

熊氏擺明是已經毫保留的押注太平道,就等著黃巾軍入主陳郡,借太平道之勢乘風而起,光復先祖榮光!

而李氏雖未與熊氏唱反調,可有先前呂政借糧秣分化郡衙與陳郡諸世家大族的事情在先,熊氏敢毫無保留的相信李氏?

此等關乎滿門生死的大事。

就算熊氏向李氏保證絕不秋後算賬,李氏敢相信熊氏?

就算李氏向熊氏懺悔,保證絕無二心,熊氏敢相信李氏?

更何況,而今態勢不明。

李氏的態度本身就搖擺不定,不可能、也不敢就站隊之事,去向熊氏做任何保證!

當然,以大世家傳承了五六百年的處世之道。

自然不會不明白,眼下這個檔口乃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之事!

這也是為何明明兩家都心有芥蒂,表面上卻還能維持和氣一團,力往一處使。

但表面上和氣歸表面上和氣,暗地裡該防備的、牽制的,卻是誰都沒拉下!

在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力量牽制對方的情況下,自然也就再沒有多的力量,去徹底清掃其他搖擺不定的世家大族。

例如王家莊。

再例如行商陳家。

王家莊莊主王雄不傻,他知道自己眼下的處境很微妙!

熊氏和李氏沒有餘力對他王家莊下手,他知道。

但他更知道,熊氏和李氏不可能容他王家莊繼續留在陳縣。

誰叫他王家莊,和熊氏、李氏尿不到一個壺裡呢?

現在不動手,不過只是因為縣裡便的其他武家人還沒打掃乾淨,怕他們抱團而已!

等何時,陳縣內的武家人都打掃乾淨了,也就是熊氏和李氏聯手對他王家莊下手的時候了……無論太平道和大周誰勝誰負,大戰既已掀起,對於熊氏和李氏這樣的大世家、大貴族而言,都無異於是一塊只要吃下去就能立馬再長高一大截的大蛋糕,誰不想獨享這塊蛋糕呢?就算不能獨享,也不讓雜魚分走一大勺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