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步!

第三步,陳勝召見儒家人馬進入陳縣那日,於西門外阻擋儒家車隊那個名叫‘公孫白’法家門人,以嘉獎其每日遊街走巷吟誦《漢律》普法之行為由,徵其為漢廷御史大夫,親授玄色獬豸冠,命其組建御史臺,專司監察漢廷百官!

御史大夫之職,在現階段的漢廷政治體系當中,僅次於陳勝這位身兼太尉之職的漢王與左右二相,說是漢廷的四號人物也不為過!

什麼叫一步登天?

這就叫一步登天!

王廷的告示一張貼出,首先瘋的就是那些與公孫白同一批進入陳縣的法家門人們。

說好的一起撲成狗,你卻悄悄熬出頭?

其後,這股子瘋癲勁兒迅速就傳染了整個稷下學宮,在從稷下學宮傳遍整個陳縣,並且插上翅膀往漢廷治下的其他郡縣飛去……

公孫白這個名字,他們或許很陌生。

但只要一說那個時常旁若無人的走街串巷,大聲背誦《漢律》的黝黑青年人,無論是稷下學宮的學子們,還是陳縣的老百姓們,都會恍然大悟的說上一句:‘哦,原來是那個痴兒啊’。

公孫白往日裡勤勤懇懇、身體力行的行為,在陳縣老百姓們的眼裡是腦子有問題,在稷下學宮的學子們眼中是腦子太蠢!

也只有縣裡邊的熊孩子們最喜歡他,常常跟在他的屁股後邊鸚鵡學舌一樣的學他背誦《漢律》……

但就是這麼一個,所有人都覺得他不可能有大出息的憨人,卻一步登天,成為了漢廷的御史大夫!

這可是御史大夫,三公之位!

若是放在周王朝內部,不知得經過……總之就是很多很多代人鍥而不捨的努力,才有可能站到的高位!

很少有人能說得清,一個尋常的人家,到底需要多少代人做墊腳石,才有可能供養出一位公卿來。

哪怕是那些個出身官吏世家之人,都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來,只能說一句‘很多很多代’。

公孫白的異峰突起,無異於是一條通天大道,從崎嶇陡峭的山頂一直鋪到了山腳!

公孫白的出生與家世,被反反覆覆的拿出來討論。

小到他小時依靠給地主放牛混飯吃,父親逝世後連一塊可以下葬的土地都沒有的流言。

大到他為入法家門牆,勤勤懇懇給非子牽牛三載的過往,

都被檸檬精們拿著放大鏡翻來覆去的吹毛求疵。

無論他們如何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都是公孫白的出身與家世決然不配御史大夫之位!

但他每日遊街串巷宣讀《漢律》以普法,風雨無阻、堅韌不拔的意志,又的確配得上漢廷的御史大夫之位!

當然,結論是這麼個結論。

但有的人只能看到前半部分,每日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而有的人則能看到後半部分,開始腳踏實地、奮發圖強!

自從漢廷徵辟公孫白為御史大夫為公告張貼出來那天開始……

稷下學宮的院舍修築進度,就陡然放慢了下來。

學宮中,多了許多連走路都捧著書卷高聲誦讀,時常撞樹撞門的學子。

陳縣的街頭,也多數了無數張掃盲的小黑板,宣講精義的小講臺……

陳勝三步走,一手蘿蔔一手大棒,終於令他種下了的這顆小包菜,捲起來了!

或許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太的收穫!

但只要再給陳縣兩三年的太平時日,稷下學宮之名,定當九州無人不識!

在這樣空前內卷的稷下學宮之內,百家為了爭奪月度積分排名,亦是拿出了渾身解數!

什麼拜師收徒全看緣法、什麼酒香不怕巷子深……

死不死啊!

主動出擊才是王道!

一張張招生的案几出現在了各學院內每一條交通要道上!

一位位往日裡品性高潔、淡泊名利的大儒賢人,面帶微笑的盤坐在案几後方,親切的向每一個來來往往的學子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