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時。

陳勝領麾下三千兵馬,蟄伏於拓縣以南五六里處的一片山林之中。

山林間靜悄悄的,連蟲鳴聲都微不可聞。

陳勝端坐在一把馬紮上,回頭一看,便見陳刀還在與他麾下的諸多百將強調作戰任務,不由輕輕的笑了笑。

他原本是有些緊張的。

可見陳刀比他還緊張。

他反倒不怎麼緊張了。

自大營出發之前,陳勝召開了一場短暫的作戰會議,經商議後決意, 此戰兵分三路。

陳刀率兩千紅衣軍士卒,在左。

他親率三千郡兵,居中。

趙四率兩千紅衣軍士卒,在右。

稍後,將先由陳刀,冒充拓縣縣兵,截住這一支人馬,盤問他們的身份。

一旦確定這人馬非是朝廷的兵馬,陳刀立刻就會動手,打響戰鬥。

屆時,陳勝將率軍突襲,將這支人馬從中截為兩段。

待戰事陷入焦作之時,趙四再領軍衝出,徹底擊潰這支人馬。

單從排兵佈陣上看,似乎是陳勝的作戰任務最為艱鉅。

但實際上,此戰卻是陳刀和趙四的作戰任務更為艱鉅。

須知來軍趁夜奔襲數十里,五千人馬在馬道上拉出了十餘里地。

等到戰鬥打響之後, 他們首先會試圖擊潰敵人。

畢竟在今日之前, 拓縣只有不到五百武備廢弛的縣兵,怎麼看都不堪一擊!

等到他們發現, 敵人的數量不比自己少,甚至比自己還要多,而且己方似已陷入敵方的包圍之後。

哪怕是訓練有素的兵馬,都大機率會潰散。

不顧一切的向突圍。

以求活命……

那時候,在馬道兩頭截住這一路兵馬的趙四和陳刀,將承擔巨大的壓力。

反倒是看似身處敵軍之中的陳勝這一路人馬,反而會很安全,沒有多少敵軍會願意與他們繼續糾纏。

更何況,陳勝所統領的,還是陳刀調教已久的三千郡兵。

當然,他們這般排兵佈陣,也並不全是為了照顧陳勝。

陳勝這一路兵馬的作戰壓力,或許是三路之中最輕的。

但他們的作戰任務卻是三路之中最重的。

能否擊潰這來軍的關鍵,在於陳勝這一路兵馬!

能否盡數留下來軍的關鍵,也在於陳勝這一路兵馬!

他們必須勝得足夠快、勝得足夠狠,此戰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摘得最大的勝利果實!

“範公,這一路兵馬來得如此迅疾,譙郡之內是否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