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七月下(求訂閱、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關鍵是。
就這點產量,還算是豐收?
就這點產量,莊子裡佃戶以前還得給張家繳納七成地租?
那他們吃什麼?
靠什麼過活?
他萬分不解的旁敲側擊詢問莊子裡的佃戶們。
最終得到答案,令他在他們的歡笑聲中,感到如坐針氈。
在他的眼裡,或者說在他前世那個時空的大多數人眼中,都只有精米精面算是細糧。
其他的諸如糙米、玉米、小米、小麥等等糧食,都算粗糧。
嗯,或許在行商陳家的夥計們眼中,也是這般認為的。
但在陳家莊的這些個佃戶們眼中,所有能夠正常入口的糧食,都是隻有逢年過節才捨得吃的細糧!
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是什麼?
是野菜糰子。
是米糠餅。
是雜草湯。
運道好能逮到一隻田鼠,那都是必須留給家中小崽子打牙祭的葷腥!
至於家中散養的雞鴨下得雞蛋鴨蛋,那更是萬萬不能吃的!
必須得好生積攢著,攢夠一提籃了,就拿到集市上去換銅錢。
有了銅錢,就能夠繳納朝廷的稅賦,就能給家裡的小崽子們修房子,給他們娶婆姨、生孫子……
聽著佃戶們理所當然,甚至還帶著一絲絲憧憬之意的話語。
陳勝的心頭,滿是說不出的荒謬感。
他忽然明白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的份量!
也終於明白了,魯迅先生是怎麼從歷史的字縫裡,看出“吃人”這兩個字兒!
吃人的人,吃得理所當然。
被人吃的人,竟也被吃得理所當然。
呵,壞掉的社會……
……
陳勝鬱郁的回到家中,一夜未能入眠。
他努力回想自己前世見過的那些關於提高糧食產量的所有資料。
卻只能勉強的想起來一些諸如“雜交”、“野稻種”、“人工授粉”這類的詞彙。
具體的操作手法,全然沒有任何印象。
他第一次覺得,古人“士農工商”這個排序,竟是如此的貼切!
武不能安邦。
文不能治國。
連下田,都種不出什麼好糧食來。
果然是袁爺爺將他們這些人喂得太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