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三其人,單名一個丘字,乃是當年跟隨陳勝高祖父落戶陳縣十八短兵之中一位的後人,甚至連陳姓,都是因其先祖無姓,隨陳勝高祖父而姓陳,其家與陳家共處四代,是正兒八經的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係。

早年間,陳十三也曾北上投幽州軍,因其機敏擅射,為軍中斥候,多有戰功,因陽夏為陳家商隊北上走貨必經之路,急需一人往陽夏主持大局而卸甲歸田,在陽夏一待便是八年。

如今再回陳縣,已和趙四一般,再無人識得這位當年跟隨在陳勝之父陳守身後搖旗助威最是賣力的機敏少年郎。

然陳姓和一口地道的陳縣口音,再加上機敏外向的性子,天然就是混跡陳縣最好的助力……簡而言之,就是社交牛逼症!

陳勝只是交代了他,要和縣內各市亭長打好關係。

而他卻愣是從那些亭長的口中,將郡衙諸位大人的一些好惡都給套了出來,甚至還以軍伍經歷為突破口,和南城大營的一位百將打上了交道,順利開啟了郡兵的突破口。

但從經營能力而言,陳十三的確是比滿腦子“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帶來問題的人”的趙四,更適合陳縣猛虎堂明面掌舵人這個位子。

另一邊。

自打從有餘酒家歸來那一日開始,陳家便開始儲糧。

藉助四市稅務官開具的吃食販主的憑證,陳家可以名正言順的進購大量糧食而不引起郡衙注目的便利,陳家每日都會將從所有攤點的九成盈利,替換成等值的糧食,悄悄儲存起來。

陳勝並不確定今年到底會不會有旱災,會不會有糧荒,但本著有備無患、手中有糧心頭不慌的指導思想,準備先屯上夠陳家三百戶人吃上一整年的糧食再說。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

陳家又非是大地主,有固定存糧。

平日裡各家各戶最多隻會備上一月糧食,其餘的全靠隨行就市購買。

如今突然要儲備這麼多糧食,還不能一次購買太多,怕引起市場波動被郡衙注視,哪那麼容易。

即便是有連鎖路邊攤為助力,距離囤夠三百戶一整年口糧的缺口,也比陳勝想象中的大……

好在此事陳勝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雖然平白無故的突然就要將真金白銀的收入全部換成糧食,陳家人是有些疑惑,但在陳虎挨家挨戶敘述了一遍原因之後,便得到了幾乎所有爺爺輩兒的老人支援。

那些老人雖然也是舞刀弄槍一輩子,不通農事,但活得長,又大都走南闖北,即使沒親身經歷過糧荒,也是見識過糧荒的,如今既然有這個苗頭,那自然是將不當吃不當喝的銀錢換成糧食比較把穩。

人心齊,辦起事來自然是事半功倍。

除了這兩件事之外,陳勝這段時間內最專注的,還是自身的武道實力。

自打有餘酒家那日,他意識到在這個世界立足,武力的重要性幾乎可以與腦力等同之後,他就真正開始在武道一途下大力氣。

而不再僅僅只是男人對仗劍走天涯的憧憬、愛好,以及鍛鍊身體的實際作用。

而是真正將其當成一門事業來肝!

認真起來的陳勝……是執著的、可怕的,執著得可怕的!

從先前的雞鳴起身。

改為寅時起身。

每天出了極少數時間處理陳家連鎖路邊攤生意和猛虎堂的雜務之外,其餘時間盡皆投入了打熬武藝當中,並且在氣運點恢復到400點後,毫不猶豫的將殺生拳的熟練度由“登堂入室”級提升為“爐火純青”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