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會明白乘用大車、載物大車、空載大車之間的輪換要怎樣的演練、在透過沼澤地帶的時候上下船怎麼最快。

更不會理解透過沼澤地帶的時候合作的御法者提供了怎樣的幫助,為什麼在那些危險的灘塗地帶船隻不會擱淺。

甚至完全不知道這些看起來結構簡單、但卻能在依明河上載重不借助風力就逆流而上的船隻到底靠的什麼動力。

但這並不妨礙每到一處,當地的統治者都會展現出自己的熱情,召開宴會並對拉克絲的到來表示歡迎,並趁機詢問關於依明城建設和後續貿易的相關資訊。

他們懂金幣,懂貿易,也知道如何利用德瑪西亞和諾克薩斯的不和左右逢源——雖然這種局面未來必然有所改變,但又有幾個人能看到那麼遠呢?

從綠齒峰出發,經過老把門,再向東抵達諾克莫奇,這一路的直線距離有接近兩千哩。

而這兩千哩的直線距離之中,德瑪西亞北伐軍經過了三次上船和下船。

在依明河深度足夠的地帶,人、牲口和物資都乘船逆流而上。

在依明河深度不夠的地方下船靠著組裝起來的厄紐克大車前進、船隻空船逆流。

在沼澤和灘塗地帶,由御法者硬化沼澤之後由厄紐克拖著大車和裝上了輪子的船隻陸地行舟。

至於後續的物資運輸,則是由專門的人員負責在地形變化的關鍵點建立資源補充點,以維持整體後勤供應的穩定。

靠著這種方式,北伐軍的先頭部隊僅僅花了十五天的時間,就抵達了諾克莫奇,並向諾克薩斯發出了請求進入黑森林、取道去往土庫古爾的請求。

而德萊厄斯在接到了訊息的時候,整個人都陷入了呆滯之中。

在仔細閱讀了這封署名為拉克珊娜的信箋的每一個字母之後,他的腦海裡只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德瑪西亞的軍隊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諾克莫奇?”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涉及到了德瑪西亞和諾克薩斯博弈的問題。

自新德瑪西亞成立之後,由於雙方的體量不同、重心不同,德瑪西亞和諾克薩斯的關係日漸趨於緩和——諾克薩斯人沒空挑事,拉克絲專注內部改革,雙方自然而然地簽訂了一些合作的條約。

這些條約的本質是勢力範圍的劃分,是和平協定,而作為弱勢的一方,諾克薩斯必然會出讓很多利益。

而在這些被出讓的利益之中,就有領土的通行權。

是當時卡爾亞就想到了要走土庫古爾嗎?

當然不是。

領土的通行權在瓦羅蘭各國家、公國和城邦的條約之中,其實屬於“常見格式”。

別忘了,瓦羅蘭公國和城邦之間的角力本質是德瑪西亞和諾克薩斯的角力,所以條約簽訂的時候,必然有條款保證後續德瑪西亞或者諾克薩斯對某公國或者城邦的控制力。

而軍隊可以自由穿過某一方領土,就是保證這種控制力的基本條件之一。

在新德瑪西亞建立之後,已經分崩離析的諾克薩斯透過多種途徑確認了德瑪西亞沒有領土擴張的野心之後,選擇了丟掉面子保留裡子,所以雙方在後續簽訂的條約之後,德瑪西亞拿到了很多在諾克薩斯人看來“沒什麼卵用”的權力。

其中就有領土通行權。

諾克薩斯領土很大。

但諾克薩斯和德瑪西亞不接壤,而且雙方距離很遠,這份權力其實沒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