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之前撒·蘭格都搞砸成那樣了,先鋒軍在他的指揮下全軍覆沒,陛下都沒有苛責,反而以勇士的待遇給予其安葬,後續聽說還要將他的遺物送到英勇之廳……現在陛下還願意放權,那大家還有什麼放不開手腳的呢?

從這個角度上說,暮光星靈還真的就陰錯陽差地啟用了雄都方面軍計程車氣,隨著一眾指揮官們積極地出謀劃策,以及烈陽和皎月軍團的抵達,集結在皮納拉城的大軍不僅士氣明顯回升,而且很快拿出了一個至少看起來相當穩妥的作戰計劃。

整個作戰計劃大致上要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在102運河的南岸,砍伐樹木,修建一座臨時營地,並準備渡河。

102運河這個名字是嘉文四世陛下提供的,按照陛下的說法,北境人就是這麼稱呼這條河流的。

既然是運河,那想必這條河要麼以某條時令河故道修建,要麼就是在原有河流的基礎上截彎取直,結合著斥候和龍禽騎士的探查結果,以及上次撒·蘭格的失敗教訓,眾多指揮官一致認為,渡過102運河急不來。

而在102運河的北邊,北境行者的先鋒軍剛剛迎來了一波兵員補充,由預備役士兵填補了上次遭遇戰之中的傷亡——這條資訊也是陛下提供的,但他並未給出情報來源,只是強調“絕對可靠”。

不過私下裡,眾多指揮官肯定卻一致認為,這絕對是某一位在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北境貴族所傳遞出來的訊息,畢竟貴族典範小姐曾經是不少年輕貴族的偶像,有不少庶出的貴族都會選擇投奔她,而隨著密銀城公審貴族的訊息傳開,其中有人發現自己上了賊船,也是很有可能的。

以己度人,雄都方面軍的指揮官顯然不知道北境行者的各位指揮官完全是從零開始,一點一點提拔起來的。

哪怕是德瑪西亞這個“軍功決定一切”的國度,指揮官也很少由平民擔任——平民可以透過三代積累,推出一個孔武有力、弓馬嫻熟計程車兵,但這個士兵還需要在軍隊歷練一番,才能成為指揮官。

福斯拜羅這種先搭個架子、後續再搞軍校進行軍事培訓的模式,是完全超出雄都方面軍想象的。

正是基於以上判斷,雄都方面軍的指揮官們沒有多問,而是老老實實地將目光放在了情報本身上。

102運河對岸的叛軍兵員得到了補充,但補充的是預備役士兵。

這條情報在他們看來,說明的是北境叛軍兵力的不足。

雄都方面軍屯兵皮納拉城這件事,是名牌,是雙方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在102運河對岸的這支叛軍,就算不是叛軍的主力,也至少要是叛軍的精銳——這一點,從他們之前和雄都先鋒軍戰鬥的結果也能看出來。

可是,這樣一支精銳,在補充兵力的時候,不是應該優先抽調其他軍團精銳麼?

就算不從別處抽調精銳,那退一步說,至少也得將剩餘隊伍縮編、然後從別的軍團整隊調動、補充編制吧?

現在雙方對峙,你補充兵力的時候用預備役士兵補充?

這不是兵力不足,那是什麼?

至於說為什麼北境叛軍會兵力不足……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在厄文戴爾吃癟了呀!

厄文戴爾那邊不是剛剛送來資訊麼,在厄文戴爾城下,有一支精銳敵軍,此時已經完全封鎖了北境第一軍團的道路,按照厄文戴爾那邊的情報,這支精銳在叛軍起事沒多久,就狂奔而至,一路上北境各城皆望風披靡,無人可擋。

結果在厄文戴爾城下,這支叛軍精銳最終懾於天險,難以寸進。

從這個角度上說,想來福斯拜羅的叛逆本來想的是兵貴神速,先全取北境,但沒想到卻在厄文戴爾受阻,偏偏由於擔心第一軍團主動支援,不得不分兵在厄文戴爾城下固守,這才導致了正面戰場這邊,他們的兵力有所不足……

你看,這不就邏輯閉環了嗎?

基於以上判斷,雄都方面軍的眾多指揮官一致認為,接下來在渡河的過程之中,己方完全可以先行佈設沿河營地,然後多架設浮橋,擴充套件強渡面積,在北境人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一定能一舉成功!

正好這條102運河的沿岸,樹林還算茂密,雖然這裡的樹木算不上什麼參天古樹,但砍下來捆在一起做浮橋,用以渡河卻也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一來,渡河的問題就解決了。

而在第一步渡河完成之後,第二步就是陣線推進了。

考慮到敵人的水軍還是有點能耐的,雖然102運河的河面並不開闊,但在渡河之後建立一個臨時的輜重倉庫,還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在戰線前壓的時候,眾多不習水戰的雄都指揮官對於內河艦隊拿出了最大的尊重,專門佈置了一支用以應對可能來找麻煩的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