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理環境來說,穆爾赫格拉無疑是相當惡劣的。

那麼,為什麼恕瑞瑪會在這裡建設一座城市呢?

原因也很簡單,穆爾赫格拉位於月塞沙丘的北部邊緣,而月塞沙丘又有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

換而言之,穆爾赫格拉是一座礦業城市。

月塞沙丘雖然名為沙丘,但其本質卻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脈。

在死亡沙海地區,沙漠風暴終年不息。

狂暴的沙漠颶風攜巨量黃沙而來,一年分兩季東西吹拂月塞山脈,將大量的黃沙堆積在了月塞山脈的東西兩側,形成了連綿不絕的大沙丘,東風至則沙丘呈下弦月的模樣,西風至,沙丘則是呈上弦月的狀態,月塞沙丘因而得名。

沙漠颶風使得月塞沙丘迎風面的玄武岩山體遭受嚴重沙蝕,沙蝕之中,沙塵容易被風帶走,而山體之中的各種重金屬礦物被剝落之後則發生沉積,最終導致風息之後,月塞沙丘的淺層土壤就是天然的原礦,只需要分離,就能得到大量貴金屬。

除了最常見的沙金之外,早在卡爾亞來到恕瑞瑪之前,早期的恕瑞瑪人就已經學會在月塞沙丘的淺層土壤裡提煉月銀和月銅、撿月長石了。

當然,聽這些名字你也就能知道,這些礦物和月塞沙丘一樣,被視為了皎月的賜予。

甚至穆爾赫格拉這個名字,在恕瑞瑪語裡的意思也是「月光照耀下潔白的沙丘」。

不過,雖然穆爾赫格拉的採礦業誕生得很早,但在恕瑞瑪帝國時期,這裡卻並未有大規模的產業升級。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穆爾赫格拉的礦產雖然儲量不少,靠挖土的確也容易開採,但如果想要大規模地、工業化地開採,那就非常不方便了。

第二則是穆爾赫格拉的民風比較微妙,當地人對於月亮的崇拜非常誇張,哪怕是卡爾亞和恕瑞瑪帝國,也不可能改變這種信仰——別看它位於恕瑞瑪帝國的腹地,但對於滿地沙漠的恕瑞瑪來說,其實穆爾赫格拉也和孤島沒有什麼區別。

考慮到皎月教派在某些方面還能拉出來給烈陽教派上眼藥,當時卡爾亞也就讓它自己玩自己的了。

而說到這,似乎穆爾赫格拉主動要支援納施拉美的理由也很清晰了。

德瑪西亞方面有烈陽教派的盟軍!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雖然皎月教派在恕瑞瑪帝國完蛋之後很快就在競爭中被烈陽教派徹底碾壓,如今已經幾乎被逐出了巨神峰,但穆爾赫格拉的信徒們依舊在讚頌著偉大的月亮!

而皎皎月光也從未拋棄她忠實的信徒,在無數困苦的歲月之後,穆爾赫格拉終於迎來了星靈。

於星靈的引

導下,穆爾赫格拉的皎月信徒抓住了癸亥瑪呂寺來到現實位面的機會,讓他們精心挑選的雙子靠著血脈的引導,打破了現界和靈界的位面壁壘。

充盈在癸亥瑪呂寺內的精神能量在拉露恩的引導下,在現界凝結成為了月石武器,裝備給了滿心歡喜的皎月信徒。

這種月石武器是如此的強大,似乎只要主人心念一動便能隨意變形使用!

不過,作為代價,使用月石武器之人需要讓自己更加接近靈界,所以他們需要飲下劇毒的夜綻花汁,將自己變成侍奉月亮的啞巴;也需要時刻聆聽月亮的聲音,自己則保持清心寡慾、心中澄澈。

當然,這對於狂熱的皎月信徒來說,從來都不是什麼問題,而且,哪怕是留在現界的雙子之一,厄斐琉斯,也一樣和他們做了啞巴,這又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

就這樣,穆爾赫格拉人組建起了一支皎月大軍,雖然數量並沒有他們使者所說的三萬人(實際上,現在穆爾赫格拉的總人口都不到十萬,組建三萬人的軍隊那純屬扯澹),但一萬卻是有的。

其中,可以使用月石武器的皎月戰士,就有超過八百!

雖然八百人的數量聽起來不多,但考慮到他們的戰鬥意志和使用月石戰鬥時的戰鬥力,這八百人出現在戰場上的話,破壞力恐怕連同等數量的無畏先鋒戰士都比不了!

而現在,這支隊伍已經在皎月教派的動員之下,全副武裝,向著納施拉美的方向啟程出發了。

穆爾赫格拉的使者說有三萬人的援軍的確是在吹牛。

不過,考慮到這些皎月戰士,如果論起戰鬥力,這支援軍的確超過了三萬人規模的諾克薩斯戰團。

布來克將這支隊伍當做了自己的救命稻草,似乎也無可厚非。

這支隊伍怎麼看都像是很能打的樣子,完美符合布來克對於援軍的期待——如果,他們真的是納施拉美的援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