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的第三天,第一起非戰鬥減員事件出現了——兩個因為白天行軍過於疲憊,在晚上紮營的時候沒有按照規定塗抹驅蟲藥計程車兵,在熟睡的時候被蠍子蜇了。

幸虧發現得早、隊伍裡有應急的藥品,他們才在經歷了一場血腥的截肢之後保住了性命。

由於這裡距離烏澤里斯還比較近,兩個倒黴蛋被專人送回了烏澤里斯照顧。

這種非戰鬥減員在福斯拜羅的軍事訓練之中也是發生過的——每一年的龍嵴山脈拉練,都會有人跌落山崖或者掉進冰窟,北境行者每年幾乎都有千分之一的傷亡率。

但是,對於這支經過精挑細選、並有過事先特訓的隊伍來說,第三天就非戰鬥減員兩人,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而隨後的事實也證明,這兩個被蠍子蜇了的倒黴蛋不過是非戰鬥減員的開始。

哪怕隨後各級指揮官都再次強調了沙漠行動的紀律,但當隊伍終於抵達了納施拉美南部的綠洲區域之時一千二百多人的隊伍,也有前後超過二十人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退出戰鬥序列。

這些人之中,有因為防蟲藥塗抹不足而被毒蟲咬傷的、有嫌面巾悶不好好戴導致嚴重沙眼感染的、有半夜起來上廁所不走預定路線陷入流沙的、有沒注意靠近了斯卡拉什被一腳踢飛的……

知道什麼是錯,並不意味著就不會犯錯。

在沙漠之中長途行軍是極其枯燥和乏味的,在如此單調的行軍途中,很容易出現精神上的疲憊和懈怠,進而出現種種預想不到的意外情況。

而如今,這種意外的比例,已經遠遠超出了在北境進行高壓軍事訓練的時候。

哪怕非戰鬥減員和戰鬥減員不是一回事,但這也已經足夠說明一些問題了——如果接下來,平原行者按照其他幾個指揮官的計劃,主動秀一把操作,那結果非常有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達不到既定目標。

現在這種狀態下,老老實實結硬寨、打呆仗,或許才是平原行者應該做的。

對於這些只有訓練經驗、沒有實戰經驗的平原行者來說,他們還需要一點一點地適應沙漠,適應真正的戰鬥。

……………………

平原行者這邊已經意識到了問題。

但正面戰場那邊,嘉文四世顯然還沒有對沙漠戰爭和平原戰爭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哪怕他也明白沙漠的環境更加惡劣、明白沙漠沒有河流作為運輸動脈、明白沙漠的綠洲是最關鍵的運輸節點,但這些事情並不是明白了就能搞定的。

在平原行者終於抵達了綠洲區域,並開始按計劃行動的時候,嘉文四世親自帶領著第一批德瑪西亞先鋒部隊抵達了烏澤里斯,並在城外的預定位置紮營——而僅僅是紮營休整的三天,三千人的先鋒部隊就陸陸續續傷亡了近百人。

準備沒有平原行者充分、日常訓練也沒有平原行者嚴格的情況下,這支先鋒部隊出現的問題可比平原行者嚴重多了。

就算有參與過恕瑞瑪貿易的人作為嚮導官進行指導,這些漂洋過海的德瑪西亞人還是出現了大量不適應症狀。

相較而言,也只有無畏先鋒小隊的表現比較不錯——雖然也有人被駱駝啃了一口,但託身體素質的福,這至多算是皮肉傷。

超過百分之三的非戰鬥減員比例讓嘉文四世在頭疼之餘,不得不放棄了直接啟程,前往納施拉美東邊構建前沿陣地的想法。

作為託比西亞戰役的指揮官,嘉文四世在指揮方面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發現軍隊對環境缺乏適應,那就必須要先適應了環境再說!

那麼,問題來了。

要怎樣讓德瑪西亞的戰士們適應沙漠的戰爭環境呢?

嘉文四世給出

的答桉是,在當地人的幫助下,進行針對性的集訓。

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但唯一的問題是,嘉文四世選擇的當地人不是烏澤里斯的專業嚮導,而是和德瑪西亞結盟的拉闊爾人——在同一位烈陽教派的大祭司進行了一番交流之後,嘉文四世請了幾位拉霍拉克的戰士作為教官,對德瑪西亞的先鋒軍進行了專業的訓練。

訓練的效果堪稱立竿見影。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之後,德瑪西亞先鋒軍看起來就完全適應了沙漠的環境,日常訓練和出操都不會再出現非戰鬥減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