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6】繁榮的真假(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此風氣之下,甚至一些還保留著私軍的領主,也漸漸地放棄了軍權。
對於嘉文四世而言,這無疑是他非常想要看見的情況,王權終於完全壓制住了貴族權力。
可惜,躊躇滿志的嘉文四世並未注意到,在這一片完美的下面,德瑪西亞的社會卻面臨著驚人的割裂。
起初,沒人在意酒館裡一群農閒時農民的抱怨,這些喝醉了就的農民,只是咕噥不清地抱怨著領主老爺不再翻修城堡,自己想要賺些外快、給家裡攢一點積蓄都沒有機會。
其次,是一些手工業從業者處境日漸艱難,隔三差五地,總有些北境的新技術,或者南邊的新商品讓他們的生意越來越差,直到漸漸吃不飽飯,他們便趁著北境來募工的時候,舉家離開。
終於,德瑪西亞的農民們驚訝地發現,雖然糧食的價格雖然在逐年提高,但自己的日子卻越來越緊巴了,甚至想要換個鋤頭,價格都貴的讓人心疼。
肯定是哪裡出問題了。
然而,嘉文四世並未意識到有什麼問題。
或者說,按照德瑪西亞的傳統思維,這完全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在德瑪西亞的傳統思維之中,經濟是非常簡單而原始的東西,其中最有技術含量的部分只是算賬而已。
但在實際上,由於經濟形式的變化、經濟體制的改變,看起來一切都越來越好的德瑪西亞,已經在基層埋下了一顆又一顆的炸彈。
佔據了整個德瑪西亞人口九成以上的農民正在漸漸地感覺到生活水平的下降、察覺到沒有辦法攢錢給孩子置辦鎧甲和馬匹。
德瑪西亞人是很能吃苦的,德瑪西亞人也不怕吃苦。
可問題是,現在德瑪西亞人發現,自己吃苦都沒得吃了。
在過去,勤勞的德瑪西亞農民能努力攢一攢,積累兩三代的錢去買一匹馬、置辦一身鎧甲,將最可靠的孩子送到軍隊裡去拼一把。
但現在,隨著通貨膨脹,過去幾代人的辛苦積累一下子變得不值錢了,戰馬的價格翻了三倍,鎧甲的價格更是漲了五倍有餘,再加上貴族老爺們不再用糧食僱傭農民翻修城堡,似乎參軍這條路開始越來越難走了!
更要命的是,不僅參軍的條件逐漸難以達成,現在參軍的名額也在縮減!
各地領主私軍漸漸取消,現在想要參軍,那就得去直接投奔王室的直屬軍團。
理論上說,王室直屬軍團的編制也不少,似乎看起來和過去也沒什麼不同,但別忘了,貴族私軍是本地招募的,競爭者只有本地人;但王室的直屬軍團要你自帶裝備、馬匹和乾糧,去雄都參加招募!
嘉文四世雖然也在努力地改革士兵的選拔計劃,但由於託比西亞戰役之中他手下軍隊的數量實在是過於膨脹了,他也不得不有意識地縮減名額,所以對於普通的平民來說,參軍的難度無疑要更上一個臺階。
參軍、拼命、獲得戰功、成為貴族,這曾經是德瑪西亞非常正統的進階之路。
而現在,這條正統的道路出現了變故,德瑪西亞的人才流動出現了問題。
未來無望加上生活水平降低,以及平民和貴族的進一步割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這一切已經完全透支了德瑪西亞社會的穩定度。
如果嘉文四世後面能騰出手來,重新組建起德瑪西亞的人才流動體系,並擴大貿易規模、將農民也納入到貿易體系,使其成為受益者,那德瑪西亞很快就會真正蒸蒸日上。
但很可惜,從未面對過如此情況的嘉文四世絲毫沒有意識到,此時德瑪西亞正存在嚴重的經濟問題。
在他的認知之中,自己改革了稅務,降低了農民的稅收比例,還限制了貴族的徵稅,平民們的生活應該是越來越好才對。
可他並不知道,自己的政策如果放在德瑪西亞過去內迴圈的環境裡,的確會讓農民歡欣鼓舞,高呼明君,但放在現在這個新舊經濟秩序交織的情況下,卻只能讓農民感覺未來無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