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魔師集團和高科技集團的互相利用,就像開啟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從裡面冒出的東西,最終根本不受任何集團的控制。在隨後的一百年時間裡,摻雜了獵魔師集團和高科技集團的百大家族之間,互相依靠,又互相競爭,乃至互相傷害。整個社會體系,也在這個過程中重新構建,恢復穩定。人們慢慢習慣了臨時工和“創業者”的存在,私營的小店鋪開始見怪不怪地在各個地方出現。百大家族,也大魚吃小魚,慢慢演變成今天,以八大家族為首的格局。

東南徐家一直掛在嘴邊的“我徐家百年基業”,就是這麼個基業。短短几代人,出了幾十個天才,既靠聰明才智和奮鬥努力,也靠陰謀詭計和骯髒到不能明說的手段。

而盟堂內的獵魔師集團,為了重蹈覆轍,也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了不給這些已經演變成科技財閥的大家族取代他們的機會,也為了不給老百姓鬧事的機會,他們甚至透過修改盟法,將原本全盟全民協議大會,從常設機構,變成了“臨時機構”。

盟堂下面,不再設立這個機構,只有各大門派,擁有臨時發起這個機構的權力。然而透過這個臨時機構,象徵性地制衡盟堂的權力,比方說――這個臨時機構,擁有彈劾盟主的權力。

只要盟主再幹出那種“我們把股份分一分”的傻逼事兒,門派掌門就能讓老百姓起來造反,而只要全盟36個門派的門派全部超過半數同意,盟主就會被無條件免職。

但問題是,這些門派的掌門,那都是“自己人”啊……

只有極少極少的布衣之身,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爬到掌門的高位上。而其中絕大多數到了這份上,基本都應該操過一個或者幾個,大家族出產的水靈閨女。

所以說到底,到底彈劾不彈劾盟主,還是大家族說了算。

而盟主本身,又基本可以視作,就是大家族選出來的……

自己定規則自己玩兒。

整個白銀盟的經濟和政治框架,乃至社會結構,就這樣圍繞中州禁行區而起,圍繞中州禁行區而興。可以說只要讀懂了中州禁行區的歷史,也就讀懂了白銀盟根子裡的大部分東西。

而眼下,柳雲飛之所以判斷馬爾西死定了,這個道理,就呼之欲出了。

若干年來,白銀盟的高科技財閥集團,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中州禁行區的垂涎。

中州禁行區放開的份額越多,他們就越能從中獲利。

舊的獵魔師集團,當初為了安撫這群高科技利益集團,在盟法上留出了他們自認為不可能出現的空子,也就是需要長老會透過,才能最多一次性解禁5%的中州禁行區股份。

可長老會一年只開兩次會,而盟主手裡,一年能使用兩次盟主令。

這看起來像是給盟主自保用的權利,但細品起來,裡頭的水就很深。

因為在當時,獵魔師們依然認為,世界會永遠掌握在他們手裡。

白銀盟“玄術立盟”,昧玄術師都不是,還當什麼盟主?

而你一旦當上盟主,作為一名玄術師,你能站到高科技財閥那邊去?

不怕我們其他獵魔師,用超能力砍你的頭?

是獵魔師的超能力厲害,還是高科技財閥的鈔能力厲害?

命都沒了,上哪兒花錢去?

當盟主了還不夠你爽的?非要把命丟了才高興?

所以這套制度邏輯,在當時的高層獵魔師們看來,簡直是完美的。

永遠不可能有漏洞。

再者長老會一年開兩次會,每次開會的內容都是提前定好,誰敢公然提出解禁中州禁行區股份,那就是跟老百姓做對,超能力爺爺們,分分鐘擰掉你的脖子。

這就又是一重保險。

剩下唯一的機會,就是長老會臨時會議。而為了避免在臨時會議上,出現頭鐵娃,長老會臨時會議也被增加了最多三次動議的機會。而且發起動議的權力,只有五大堂才有。而當時的五大堂又和盟主一樣,都只有玄術師才能就任……

這樣一來,就體現出民主,也能保證“我主你馬拉個幣”的現實效果。

是謂雙重保險。

只是一百年前的那些獵魔師高層們,肯定怎麼也沒想到。

這日子,過著過著,世界就不一樣了。

到了今時今日,哪兒還有純粹的獵魔師集團。

舊的獵魔師集團,早就和高科技財閥完成充分的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