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節,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穆儼的生辰,黔國公府這一日異常熱鬧。

耿太夫人雖多年不理外事,只在佛堂誦經,但這一日也出來和大家一起用家宴。顏太夫人和兒子穆昕一家留在舊都祖宅。如今府上還有國公夫人程氏,世子夫人張氏。

而程氏這些年只顧含飴弄孫,府中大小事都託給世子夫妻。

霍惜便帶著穆望、穆玠的妻子一起料理中饋,平時也會帶著穆瑩、穆琬和穆琇三個女孩一起,都她們如何打理府務及一眾女工女紅之事。

仲秋家宴之前大夥先給穆儼過生辰,小輩們都送了生日禮物。

壽星公穆儼今日臉上都柔和了幾分。平時一副面癱樣,連自家兒子都怕他,更不用說穆琨穆琚等侄兒侄女。

今日見二伯臉上帶笑,紛紛拿著禮物往前湊,“祝二伯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祝二伯隨心順意,開心快活!”

“好好,二伯謝謝你們,你們有心了。”看著侄兒侄女們懂事聽話,穆儼臉上帶笑。

小兒子今日更是猴在他身上,穆儼臉上更是漾起大大的笑意。

圓月高掛,一家人熱熱鬧鬧吃過仲秋家宴,小孩子玩鬧了一會,耐不住困,便由各自父母領著回了屋。

霍惜和穆儼把穆瑒穆瑱幾個孩子送回各自院子後,夫妻二人轉身回房。

才進院門,穆儼一把摟住她的腰肢,騰空把她帶到屋頂。

霍惜啊地一聲,驚魂未定,摟著他堪堪站穩,狠狠瞪了他一眼,沒敢往下看。

穆儼嘴角悄悄揚了揚,“以前不是膽子挺大的嗎?”

“以前是哪時,現在是哪時!”孩子都生幾個了,能跟年輕時候比?

穆儼被她狠狠擰了一把,忍痛沒敢分辯,扶著她在屋頂上坐了下來。夫妻二人靠在一起,看府中大大小小的院子,看夜空中皎潔明亮的圓月,只覺月色撩人,秋色清涼愜意。

想著這些年一起共度的每一個仲秋,只覺時間飛逝。不免都有些感慨。

轉眼小漁兒都要說親了。

好像永康十八年末永康十九年初,那些慌忙無所適從的日子還在眼前。

那會永康帝頌誥遷都,穆家也要隨太子北上。夫妻二人才從滇地回京,就腳不沾地忙著處置各處產業,安置各處人手,還要各處打點,忙得焦頭爛額。

秋冬時節初初入京,一家人都有些不適應,小漁兒還病了一場。

很多官員家眷久居江南,又在秋冬時節到北邊,大半的人都不適應。那會醫館人滿為患。

大量人口湧入,京城對各項物資需求巨大,導致物價飛漲。因為缺糧,還導致京師家禽肉類奇缺,還要靠運河從江南運肉來吃。

好在霍惜早有預料,並早早在北邊佈局,用自家的船隊從江南調運大量物資進京,又有霍二淮日日駕著船去河裡撈漁獲,一家人沒少了河鮮和肉吃。

那會霍惜利用昆城南北貨行與關外訂了大量的牛羊肉,急調進京,廣豐水又借勢陸續在運河沿岸開設多間分鋪,倒是狠賺了好幾年銀子。

剛遷都那會,因營建北京城,國家財力消耗殆盡。

十四年營建都城,致“工大費繁,排程甚廣,冗官蠶食,耗費國儲”。朝廷急需恢復經濟,以安民心。

那幾年朝廷頌布了各項利農利商之舉,廣豐水也藉著這股東風,把南北貨行開遍運河沿線,四海錢莊也在南北開遍了鋪子。

這些年廣豐水生意做得大,南北貨行在明,四海錢莊在暗,歷經三任皇帝,時時刻刻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好在廣豐水有永康帝的題字,雖被人盯著,生意做得還算安穩。

生意做得安穩,銀子賺得多,算是達成了霍惜年少時立下的宏願,要做江南鉅商大賈的心願。

這些年家裡銀錢充足,但也不敢鋪張浪費。穆儼一個封疆大吏的留京質子,時刻提醒自己和家人要低調,在外謹言慎行,幾個孩子也懂事聽話……

霍惜正想著,就見穆儼斜裡朝她伸來一隻手,“怎麼?”疑惑地扭頭看他。

“我的禮物呢?”穆儼有些不滿。

霍惜不由就笑了,“你還要禮物啊?多大的人了。”

穆儼挑眉,“我年年還送你禮物,節慶年節有漏?再說兒子女兒都送了,你怎能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