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賺了多少(第1/2頁)
章節報錯
霍惜還不知道君姨娘已把她的經營模式琢磨出一二來了。
她有四海錢莊做為倚仗,銀錢上充足,可以做別的商戶做不到的事。
採買時現銀現結其實才正常。但對於做熟且合作穩定的合作伙伴,一般都會允許結欠一個賬期。
對於生產商來說,生產出來的東西就是為了賣出去,有人買貨,又是做熟的商戶,雖見不到現銀,但沒有造成貨物積壓,也會允許採購商賒欠。
生意場上就是你欠我,我欠你。
但南北貨行對於前端的生產商,向他們採買時,都是現銀現結。生產商能第一時間拿到賣貨款,就可以拿銀子迅速投入再生產。
所以對於現銀現結的採購商,就會在價格上給予較大輻度的讓利。
而對於後端的分銷商,對於那些小商販來說,他們一是本錢不足,二是恐貨賣不出去造成積壓虧損,所以不敢多拿貨。
但南北貨行願意讓小商販們賒欠貨款,這就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和鼓勵。
一能留足備用銀,二能放心大膽地拿貨去賣,多掙多貼補家用。本就是賺差價,拿得多賺得當然也多。
對於南北貨行來說,採購時現銀現結,支付了一大筆銀子,賣貨給小商販又拿不到現銀,這又是大批銀子支出去。
若沒有四海錢莊做為支撐,很快銀子就頂不住。
其他商號很難效仿。就算有充足銀錢準備,也難有她這份魄力,和她這個身份做為背書。(背書指:有強有力的人物或身份做為支援、站臺)
對於南北貨行來說,雖然是賒欠貨銀,但小商販拿貨拿得多,倉庫裡出貨就快,久而久之,盈利自然就越多。哪怕有壞賬,也在可控之內。
於是幾方得利,皆大歡喜。
南北貨行的生意越發紅火,如日中天。
引得沒有過多本錢,又沒有買貨門路的小商販紛紛找上門。
他們從南北貨行批了貨物,運到雲南各州府或是關外,或是送到其他鄰近省府,就能賺一個差價,貼補一些家用。
於是城中很快有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幾條旺街現在都沒了生意,但想批貨賺些差價貼補家用的小商販們,卻多了起來。
於是南北貨行名聲更盛,周邊客商知曉後,紛紛往昆明城而來。
以至每日鋪子開門前,就有數十數百人在門口等待開鋪。有些人天沒亮就在那裡排隊了。引得周邊居住的百姓,立刻發現了商機。
老頭老太太小丫頭小子們拎著個板凳,每天早早在門口幫客商排隊,賺幾個辛苦錢。
貴人、客商們礙於身份不願擠在人群中排隊,就從這些老頭老太太手中買入場資格,每回給幾文十幾文做為好處。
附近居住的百姓以此為業,有時候一天能賺大幾十個銅板。引得城中住在其他街區的百姓也紛紛跑來效仿。
霍惜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哭笑不得。這就有黃牛了?
她原本打算每天傍晚關鋪前,讓夥計派發第二天入場的貨證,次日開鋪第一批進場的客商就可憑號優先進場了。
剛想了這一個辦法解決排隊難的問題,附近居住的大爺大娘們就幫她把事情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