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玠大聲反駁:“我父親才不是不疼我!”

他父親可疼可疼他了。就是太疼他了,才讓他住到霍家,讓他到博雅書塾唸書。他現在每天都過得可開心可開心了。

見穆玠瞪自己,張輔忍不住笑了,“是是,你父親疼你。”

瞧這孩子都著急上火了。

憋不住笑。笑過又看了霍念一眼,公主的兒子住到霍家?這是怎麼說的?這霍家難道有什麼他不知道的秘密,讓駙馬爺把他唯一的兒子送到霍家寄養?

心裡起了疑竇,又因生出了把霍念收做弟子之心,對弟子的家事還未知,決定回去後讓人查一查霍家。

見穆玠拿了一本遊記跑來問霍念圖中的典故,也被吸引了。

這樣有文字簡單有圖有故事,這樣的遊記,怪不得能吸引孩子們。再細看,見每圖都配一句仁孝皇后《勸善書》中的話……不由得又看了霍念一眼。

把仁孝皇后《勸善書》的話標在自己寫的遊記上?

這孩子小小年紀竟有這般心思?

是有什麼意圖?

霍念這孩子他看了幾年,也算是看著長大的,這孩子稟性純良,怕是沒有這樣攀附權貴的心思。若不然,再不知自己的身份,也知道自己是個大官,也沒見那孩子來巴結自己。

這樣的孩子,會懂得在自己遊記上標記仁孝皇后的話,來攀附皇室嗎?

張輔眉頭皺了皺。他並不想找個弟子,就纏上一堆麻煩。還得讓人去細查一查這霍家。弟子可能是個好的,但若這霍家是有野心想攀權貴的,他也不會收了霍念。

接過穆玠手中的遊記,翻了翻,很是喜歡,想著家中幾個孩子應該也喜歡,問霍念:“這都是你寫的?”

霍念點頭:“是的伯伯。我姐姐幫我潤過色,但有些圖是別人幫我畫的,這上面有註明。”指著圖旁邊的註釋。

張輔點了點頭,這孩子一點都沒有獨攬功勞,很好。

又指著圖片下面《勸善書》裡的話,問道:“這個主意也是你自己想的?”

霍念老實地搖頭:“我開始沒想到這個。連寫遊記都是我姐姐提醒的。我姐姐說,我比其他同窗幸運,這麼小就能走這麼遠看這麼多景色,要記下來,以免忘記,也可以寫下來與同窗們一起分享。勸善書的話,是我姐姐提醒的,仁孝皇后的勸善書,我們每人都得了一本,先生們讓我們仔細研讀,多行善事。我都記下了。怕自己忘記,也怕同窗們忘記,我就找了些話來配圖。”

張輔笑著朝他點了點頭。在他腦袋上摸了摸。

霍唸的姐姐嗎?提醒霍念把勸善書的話記到遊記上,究竟有什麼圖謀?想起在北平見到她穿著男裝站在男人堆裡,眉頭又皺了皺。

“你小小年紀,家裡怎會放心你去蜀地那麼遠的地方,爹孃還沒跟著去?”

“爹孃在家有事要做。我和姐姐都帶了人去的。蜀地……那邊有我們的故人,很重要很重要的人,姐姐帶我去看他們。”

姐姐說不能跟人說是去看外祖父的,念兒都記住了,念兒誰都不說。

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人啊,怪不得萬里迢迢也要去。還放心這麼小的孩子跑了去。張輔也沒再問。那是別人的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