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有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乾三坤四又說起他們在山林中遇襲,現身幫忙被霍惜發現一事,說完有些忐忑地看著少爺,生怕少爺怪罪。
穆儼倒是沒怪他們沒藏好行蹤,倒是對霍念得了一件神兵利器很感興趣。“路家?黑檀銀槍?”
“是,據說是中原戰亂,避禍到了那山裡。如今族人沒一人有那本事耍槍,得了霍姑娘的指點,所以贈送給了霍少爺。”
穆儼沉吟了一番,“你們去查一下這個路氏家族,再派人跟去看看,務必保他們平安進京,莫壞了霍姑娘一番好意。”
“是,屬下這就去辦。”
霍惜回到京城,歇了兩天,便開始巡查產業,忙得有點腳打後腦勺。
好在各處人手都很是靠譜,有舅舅和沉掌櫃看著,各處產業如常,還頗有點蒸蒸日上的樣子。
他二人也培養了好些人手出來,各處目前頗能支應,比如鄒勝,就已是頗能夠勝任,也能獨擋一面了。
或許是許了親,感覺有了更多的責任,已經成長為廣豐水一個能幹的大管事了。
鬱江自從把女兒許給了鄒勝,自覺與廣豐水也綁上了,再者他和霍家的關係本來就好,平時兩家多有來往,如今廣豐水船隊的事,都由他管著了。
而霍二淮則忙著莊上子的幾處作坊。
糖坊還是捂得好,市面上還沒有人能製得出來。每年除了給出海的船帶了許多去之外,還一年幾趟運往松江港和寧波港,已經是家裡一大隱秘的重要來錢路子了。
而女工作坊如今由沉千重的岳母孟氏管著,讓秦懷妤輕鬆不少,如今囡囡還小,她還顧著一個家,也沒太多精力。
好在孟氏如今日子過得舒適,沒什麼要操心的,女兒雖然懷孕了,但女婿把她照顧得好,有丫頭婆子照顧,她便一心撲在作坊上。
孟氏那人又不像秦懷妤年輕女子面皮薄,她該嚴厲時嚴厲,該玩鬧時也放得開,女工作坊在她的管理下,出活更多,質量更好。
如今女工作坊,除了一個女工作坊,還多了凝秀開的一個織紡。
家裡各處收上來的生絲生棉都往織坊運,由著幾十個織娘,一天五六個時辰地不間斷地幹,每日都能出大幾十匹布匹,成績很是不錯。
“真不錯,這布匹不比大織坊織出來的差。”霍惜摸著織好的布匹,對凝秀誇獎了幾句。
凝秀心中高興,看著姑娘平平安安回來,心裡大大舒了口氣,“姑娘滿意就好。”
“滿意。不過聽說她們每天都織五六個時辰以上?莫讓人覺得我們苛待了她們。”
凝秀搖頭:“我按姑娘說的,一天只做四外時辰,有時候趕工也頂多織五個時辰。時間並不長。但我們是按件計籌的,她們每月出的布多,拿的銀子也多,都是自願留下來織布,並不強迫。”
“那就好。咱們住在這瓊花巷,這些織娘大多是附近的,莫壞了鄰里的關係,莫讓人說咱們為了錢,掏壞了姑娘和嬸子們的身子。”
“姑娘放心吧。趕工的織娘多數都是住在織坊的,我請了專門的婆子給她們做飯,洗衣,連屋子都幫著她們收拾了,她們心無旁騖,只一心撲在織機上。連那些住在外頭的織娘都羨慕,不少人都想搬到作坊來住。”
霍惜笑了笑,“單身的姑娘無牽無掛的住到織坊倒是沒問題,有家有業的,上有老下有小的,怕是不能夠。”
凝秀也笑:“是呢。住在外頭的織娘一月頂多賺個二三兩,住在織坊的織娘最多的一月能拿五六兩。可不羨慕嗎。再說住在織坊,飯有人煮,衣物不用自己洗,連屋子都有人收拾,可是輕鬆自在。”
霍惜點頭,在織坊有人照顧,這些姑娘嬸子在家裡可沒這樣的待遇。
凝秀又道:“這些姑娘在咱織坊踏踏實實幹個一兩年,就能替自己存一筆豐厚的嫁妝了。如今好多人聽說了瓊花巷有一個織坊,好多人都要把女兒送來呢。”
“不要什麼人都收,還要看人品,把住質量。”
“是,奴婢省得。”
霍惜在織坊裡看了一圈,見這些織娘大多都是十五歲左右的年輕姑娘,眼疾手快,腦子靈光,又是正能吃苦的年紀。趁著出嫁前到織坊幹個兩三年,也能替自己攢筆嫁妝了,自己有錢,到了婆家也不用看人臉色過活。
看完,霍惜很滿意,“這個月給大夥發二十斤肉做為獎勵,住在作坊的就給她們折成銅錢。”
“是。我替她們謝過姑娘!”
走到院裡,凝秀問她,“姑娘,老太爺老夫人他們都好嗎,對姑娘的事有沒有什麼章程?”
從女兒夏荷那邊已經聽說了一些情況,聽說老太爺老太太,這麼大年紀了還要下地幹農活,老爺和幾個少爺還要去服役,凝秀還哭了一場。
“都好。這事我與外祖父母商量過了,會找上張家讓他們給我母親一個交待的。”
凝秀哽咽著點頭:“小姐那麼好的一個人……若是她還在,看著姑娘和少爺,如今長大成人,成長成這般優秀的樣子,該多欣慰……”
霍惜想起早逝的母親,眼眶也有些酸澀,安慰了凝秀幾句,出了織坊。
抬頭看了看碧空如洗的天空,母親,你的仇我會親自報的,不會等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