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一下子就親熱了些許。

眾人微笑打量,霍惜轉向段氏:“勞三嬸嬸相迎,是我的不是。”

段氏笑道:“怎是你的不是。你大老遠來,我們不到府門前相迎,都失了禮。實不是她們不知數,是因為咱家的人只要到了府門前,常有百姓上前跪拜塞各種東西,如今她們連前院都少踏足了。”

“可不是,我一路過來,路上百姓聽說是穆府的馬車,熱情地往丫環們手裡塞各種東西,路都走不了。”霍惜笑道。

“可真真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我們都託了老侯爺之福。快快隨我進廳裡坐,這一路又是山又是水的,我光想想,就腿軟,難為你路上走了一個多月過來。”

段氏微笑地拉著霍惜的手,攜她入了廳堂。

三夫人段氏是大理段氏後人,是穆昂元妻,生長女,次子。

長女嫁成國公朱勇,可惜早逝無子。如今段氏也不過一個兒子在身邊,好在穆俊孝順,有本事,在軍中穆昂身邊聽令,穆儼也經常誇這位堂弟,是個有本事之人。

穆昂還有兩位得寵的妾室文氏和邢氏,文氏生長子穆僖,次女和四子,邢氏生四子穆佐和五子穆佑。

大家坐定後,段氏向霍惜介紹廳中眾人。

段氏雖聽說為人有些寡淡,不愛與妾室爭寵,但看文氏和邢氏亦步亦驅,對段氏一副言聽計從的樣子,霍惜便覺得段氏可能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這便是你俊堂弟的妻子車氏,這是小穆璘,三歲,比你家小漁兒小了半歲。”

霍惜見門就看見了穆璘,如今小漁兒不在,看見虎頭虛腦年齡相仿的侄子,不由得心生喜歡。

“來,璘兒,來給二伯母看看。”

小穆璘也不怕生,顛顛地跑向霍惜,抓著她的膝蓋仰頭看她。

“這孩子,可真真可人疼,還不怕生。”霍惜很是喜歡,在他小臉上揉了揉,他還朝霍惜笑。

霍惜一下子心軟如水。

“想小漁兒了吧?我都以為你捨不得孩子不會來。”段氏微笑出聲。

霍惜便嘆氣道:“可不是,是真的想兒子。才出京師地界,我就想調頭回去了。由著可觀一人便一人,反正他時常在外,有時一月也見不著幾回面。”

霍惜抱了抱穆璘,讓香草給他一個由京師帶來的番人玩具,見他高高興興地抱到一旁,叫姐姐一起玩,眼睛跟隨著兩個孩子。

小女孩是穆僖的長女,今年四歲,雖被母親推著向霍惜打了招呼,但有些生怯,不如穆璘活潑。

段氏嘆口氣:“咱們女人,但凡生了子女,面對夫婿和兒女總是兩難。要是我只怕現在還做不了決定。”

“我也想了許久,才決定入滇。是可觀說我們可能在滇地呆不了幾年。我這才舍下小漁兒,不然我是決計不會留孩子在京師的。也不知我走了,他會不會哭壞了嗓子。”

幾人就著孩子的事聊了起來,雖初初見面,但還顯熱絡。

“只是我聽我家三爺來信說,邊境的戰事只怕還沒那麼快結束,你是要去尋他還是?”段氏看向霍惜。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