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家中女眷則養蠶種麻,開織坊,做女工活計,人人有了事做,在江南適應良好。

張輔心中輕鬆了許多。

“之前你舅父和表兄們每天都要去服勞役苦役,為父總擔心他們的身子吃不消。如今看他們養好了身子,在莊子上過得快活,為父這心裡總算能鬆口氣了。”

夢裡哪怕能夢見他的柔兒,都自覺無顏見她。

“如今這般也算皇上開恩,李家三代不能科舉,這般過些田園生活,雖清淡些,但還算舒心。只盼外祖父母身體康健,也讓我和念兒多盡幾年孝道。轉眼晟兒曦兒他們就長大了,以後還要靠念兒多照撫他們。”

“姐姐放心,念兒記著的。”

“你除了記得,還須強大自身,才能給你外祖一家的小輩們,給你姐姐僻護照撫。”張輔苦口婆心。

“是,孩兒記下了。”

從此,張輔隔三差五,逢年過節,但凡有空都會前去看望,陪泰山泰水大人說說話,也會捲起褲腳陪李石勉下地,給馬氏搓麻線摘蠶葉喂蠶。

太夫人王氏後來也跟著張輔去了一回,終於能直面她的過錯。

李石勉和馬氏也都選擇了原諒。

霍惜聽說後,很是感慨。她雖然現在常回英國公府,面上如常與太夫人說笑,一起吃飯聊天,但心裡的介蒂一直在。但外祖父母卻選擇了原諒。

在給穆儼的信中,霍惜忍不住說了此事。

穆儼回信說,她外祖父母是有大智慧的人,糾纏過去已是無益,活人還是要向前看。並在來信中,盼她早去雲南與他團聚。

“娘,是不是門房偷懶了?”小漁兒有一天晚上,歪著頭很疑惑地問霍惜。

霍惜陪著兒子在床上玩遊戲,有些奇怪,“小漁兒怎知他們偷懶了?”

“因為娘好幾天都沒有出門了。”

嗯?“為什麼娘沒有出門是門房偷懶了?”

“定是他們沒把拜帖送來給娘,娘沒看到拜帖,所以都不出門了。”小漁兒說得篤定。

娘好奇怪,在家裡陪了他好些天了。早上他起床就看到娘,白天也看到娘,夜裡也看到娘,一天吃好幾次飯,也都是娘陪著吃的。

“娘你以前白天經常不在。是不是都沒人請娘出去吃飯了?”

霍惜忍不住笑:“是啊,都沒人請娘出去喝茶吃酒了。大家是不是不喜歡娘了。”

“小漁兒喜歡娘!小漁兒陪娘!”

“哇,我們小漁兒真是孃的好兒子。你爹不能陪娘,還有小漁兒陪娘呢,真好!”

小漁兒有些驕傲,挺了挺小胸膛:“娘不怕,爹不在,有小漁兒呢。”

爹走時都跟他說了,爹不在,要他多陪陪娘,小漁兒都記得呢。

霍惜看著一臉懂事乖巧的兒子,心中難受異常。

終於能體會世人說的魚和熊掌不能得兼的感受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