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十五年三月初一,宜出行。永康帝第三次巡幸北京。

命太子監國。命尚書蹇義、諭德楊士奇、侍讀兼贊善梁潛輔皇太子監國。

明確規定了太子監國所能夠行駛的職權,“惟文武除拜,四夷朝貢,邊境調發,上請行在,餘常務不必啟聞”。

除此之餘的民政事務,太子均可自行處理。

後史記載,此次太子監國,是太子六次監國中時間最長的一次。永康帝自京師啟程後,至啟用新都,未再回過南京。

永康帝北巡,帶走了後宮一眾年輕的妃子,宮牆內一下子變得寂寥。

霍惜想起曾答應過姑母要帶小漁兒進宮陪她住幾日,便帶著小漁兒進了宮。

張貴妃果然高興得很,她已不再年輕,永康帝數次北巡,就沒帶過她。只說她位份高,留她幫著打理宮務。

小漁兒一進宮,張貴妃宮務都不理了,鎮日陪著小漁兒在宮裡晃悠,但凡他想去的地方,想吃的東西,無一不滿足。

皇宮內已經多年不聞孩童啼哭嘻鬧聲了,小漁兒一去,儼然成了小霸王一個,有貴妃娘娘護著,宮娥太監人人不敢惹他。

由他各處晃悠,各宮各殿,御花園,後湖,皇家園林……他想去哪裡玩,有的是人陪他去,簡直樂不思蜀。

三月十六日,霍惜外祖一家從流放地回到江南。

霍惜早早得了訊息,乘船至碼頭迎接。

一家子骨肉相見,淚眼淋漓。

“寧姐兒,我的兒……”

霍惜與外祖父母相擁而泣。馬氏哭得止不住,以為與她的寧姐兒再無相見之時,沒想到天可憐見,竟讓一家子骨肉又團圓了。

“大舅二舅,大舅母二舅母……”

“哎,寧姐兒!”兩個舅母拉著她的手不放,“上庸路遠,都以為這輩子再見怕是難了,沒想到還有相見一日,且還能在江南相見。”

江南,京師,他們又回來了。

碼頭上一家人哭成一團。數年再見,昔日的表兄弟姐妹都已各自成家,再尋不到幼時的痕跡。

“這就是寧姐兒和念兒的養父母吧,我替我那可憐的女兒給你們施禮了……”

“老太太,使不得使不得!”楊氏和霍二淮急忙去扶。

“這禮你們該受,若沒有你們,我這一雙外孫子女,都不知尚有命否。”

楊氏和霍二淮堅辭不受,李石勉便讓李典收李典藏替他們施了禮。

慌得楊氏和霍二淮手足無措,“使不得使不得,兩個孩子我們視如己出,實不敢擔這樣的大禮。”

到底沒攔住李典收兄弟替自家妹子向他們夫婦施了禮。

楊氏扶著馬氏:“念兒上月出徵去了,沒能來迎接你們。等他歸來,再讓他來給你們磕頭。”

馬氏拍著楊氏的手,不住點頭:“念兒孝順,我和他外祖都盼著他平安歸來。我們祖孫總有相見之時,這回相見便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