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依你之言(第1/2頁)
章節報錯
隔日穆儼進宮。
向皇上彙報此行情況,並呈上金票。
永康帝接過來,在匣子裡翻了翻,面上看不出表情。但翻看著穆儼記下來的認捐花名冊,眉頭緊皺。
手指在花名冊上敲了敲,“這個宮氏……”首個認捐,且認捐數額巨大。儼然是兩淮鹽場的領頭人了。
“回皇上,宮氏的少家主,現為平江伯的女婿。”
“平江伯的女婿?”
“是,平江伯的庶三女嫁給了宮氏少主宮子羿。”
想起此次宮子羿傾力相幫,才令他在與兩淮鹽商的周旋中少了諸多波折,忍不住不著行跡地幫著說了幾句好話。
出頭鳥容易被盯上。仕商聯姻,總容易讓上位者多想。
“平江伯如今任漕運總兵,駐節淮安,又總領漕務,也多虧了這個親家幫襯,不然只怕平江伯權力再大,在淮安也難施展得開。”
永康帝沒有說話。
平江伯是他信重之人。當年陳瑄原是建文朝的水師統帥,後來他率燕軍南下,陳瑄迎降了他,是靖難的功臣,平江伯的爵位還是他親封的。
這些年他用陳瑄也用得順手……
穆儼餘光看了一眼永康帝,繼續垂頭研究御書房內的地磚。
平江伯是陳友諒的後人,當年他祖上在湖廣等地佔領政權,最後敗於太祖。陳瑄的父親後來投靠了太祖,被太祖任命為成都右衛指揮同知。陳父去後,陳瑄接任了其父的位置,在建文朝還被任命為水師統帥,在長江一帶督操水師。
後來靖難之役暴發,陳瑄沒有為先帝死守,投靠了永康帝。
得永康帝信重,封了平江伯不說,現在還讓他統領七省漕務……
穆儼一邊研究皇宮的地磚,一邊想著平江伯這個曾經的上司,畢竟當年剿海寇,他也曾聽令於他。平江伯屬實是個能臣,也不怪永康信重,這些年他把漕務治理得很令永康帝放心。
正想著,就聽永康帝說道:“此事你辦得不錯。”
“謝皇上誇讚,微臣時刻不敢懈怠,以恐有負皇恩。”
永康帝笑著又誇了他一句。
雖說帝皇多疑,再具雄才偉略,也免不了要猜忌一番臣子的心思。但永康帝對於自己信重的臣子,還是肯放心去用的。
永康帝想著穆儼才去了兩淮一趟,就拿回諸多銀子,想起戶部尚書時不時跟他叫窮,心裡也忍不住有些想法。
便向穆儼詳細追問了一番情況。
爾後問他:“依你的意思,是覺得朕該維持現狀?”
永康帝嫉惡如仇,穆儼才出門一趟就拿回這麼多銀子,要是抄個把鹽商的家,國庫是不是充盈了?他辦點事也不用束手束腳的。
穆儼思忖一番,謹慎地說道:“皇上此次敲山振虎,目的已達到。年後可命人暗中查調,若鹽課未能改善,再議解決之法。微臣認為,鹽務乃國之重策,關乎朝廷根本,微臣還是建議威懾為主,不可操之過急。如今還是以遷都為要。”
永康帝沉默了半晌,抬眼看了穆儼一眼。
見他低垂著頭,看不清臉上表情,但他把穆儼放在眼皮底下觀察了數年,對此人的心性還是瞭解幾分。心中暗自點頭。
不過身為帝皇,哪怕贊同臣子的意思,也不可能明面上道出口。那不成了臣子在教他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