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追封王的,也沒幾個。

就穆儼的祖父,前西寧侯穆英,身為太祖的首位養子,得太祖和高祖皇后寵愛信重,也不過是去世後,才被追封成黔寧王。

就他這跟皇室沾親帶故,又是世子的身份,皇上用他用的順手。

他有天然身份上的優勢。

不用擔心提防他結黨營私、作奸犯科,除非他不想當世子,不想襲爵了。自毀名聲身份的事,但凡帶點智商的都不會去幹。

所以髒活累活,這些年多是穆儼去替皇上辦了。

錦衣衛的名聲,屬實不好。

百姓畏懼,百官更是談之色變。一聽錦衣衛就皺眉頭。

畢竟只要皇上想打聽什麼,錦衣衛都能一手辦到。能把夫妻夜話內容一字不漏地呈報給皇上,百官能不忌憚生恨?

但穆儼有他自己的打算。

錦衣衛,做為帝皇的耳目心腹,為帝皇辦事,身為天子門生,那升遷比別人要快。穆儼雖不用考慮升遷一事,但也意識到手中有實權的好處。

他將來襲爵之路並非一路坦途,再者惜兒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得手中有實權,才能護她得住,不讓人覬覦。

他的妻兒,由他來護。誰也別想來欺。

鷹犬爪牙,清流不恥又如何?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莫非王臣。朱姓王朝不倒,他聽令的忠心的唯有當今聖上。

得皇上信重,如此方可保一家老小平安,佑妻兒一世太平。

他人如何看他待他,皆不被他放在眼裡,不到他心上。

“這是兩地鹽商託你之手,交與皇上的?”霍惜追問。

穆儼點頭,“舍小財方能保大財。”

如今江南三大政,漕政,鹽政,河政,皆是皇上的心頭大事。

“如今江南七省百姓用鹽,皆由兩淮所出,至鹽商雲集淮安揚州兩地,鹽商連年暴利,富賈雲集。”

霍惜點頭,時下食鹽生產技術落後,交通又不便,百姓可少吃可少穿,但沒聽說能不吃鹽的,頂多吃得寡淡些。

但家家戶戶都離不了鹽。

鹽商利大,猶以兩淮最盛,富可敵國,不是吹的。

歷朝歷代,“國家煮海之利以三分為率,淮東居其二,蜀廣浙諸路鹽利,皆不及淮鹽額之半”。

到了前朝兀朝,“國家經費,鹽利居十之八,而兩淮獨當天下之半”。到了本朝,全國稅收,鹽稅雖沒像前朝那樣佔了七八成,但也能佔一半。

而鹽稅中,兩淮鹽稅居首,佔全國鹽課收入的六成。

國庫一年收入也不過三千萬兩左右,而鹽商一年收入就將近兩千萬兩!商人私庫堪比國庫。

富可敵國是吹的?

永康帝能沒點想頭?

特別在如今遷都,大修北京紫禁城的緊要關頭,戶部尚書那老頭時不時跑皇上的御書房叫窮,永康帝能不琢磨一番?

“乖乖,給這麼多!”

霍惜數著匣子裡的金票,嘖嘖感慨。鹽商們這是怕永康帝抄了他們的家?給皇上些甜頭?

“這也分誰,你夫君我出馬,才能有這麼多,別人就不一定有這些了。”得意的神情跟小漁兒一模一樣。

霍惜扭頭看他,什麼時候,這廝變這麼厚臉皮了?

“你都做了什麼?”才讓人塞了這麼多金票。是威逼利誘,還是派人闖鹽商庫房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