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工部給駐京官員營建的私第,能有多好?不過是一些樣板房罷了。而且各家情況不一,有些家口多的,各房頭住一起,轉個身都困難。

太祖定都南京後,秦淮河畔隨即擠過來百萬人口之巨。

“京師軍民居室皆官所給,比舍無隙地”就是說,那房子蓋得多,連半點空隙都沒有。

沒辦法,地狹人稠啊。

現在永康帝要遷都,營建紫禁城的同時,京官的住宅當然也不能漏了。

但是官員分配的住宅,被派到外地了,或被貶官了,或是退休了,是要歸還朝廷的。那萬一將來兒孫們沒有出息,都是白身,難道一家人要住大街或是回鄉?

而且朝廷分配的房子能有多大?

想住得舒服,還不是要再另行購置?

不然都不用特意貓牆根下,就能聽見隔壁同僚教訓妻兒打罵奴才下人的聲音,那住家體驗能好?

如今二房三房想購置私產,族人要想遷去的,自然也要購房住,當然也可以租房。但這都不是長久之計。

“聽說惜兒早些年就在北平置房置產了?還是惜兒眼光好,看得長遠。如今也不知那邊的宅子要多少銀子?”

侯氏有些發愁,如今她想給他們二房置些產業,還有她孃家,如今也沒個出息的,是留在南京,還是跟著去北京?

聞言,大家都看向霍惜。

霍惜笑了笑,“當初我一聽皇上派人到北邊尋吉壤要建陵寢,我就查覺到一些苗頭。剛好當時要沿河檢視一番產業,就去了北平。宅子鋪子莊子,當初確實買了一些。若族人有想跟著咱們遷到北邊的,我可以幫著安置一些人。”

大家都驚訝的看她。

皇上要建長陵的時候,她才多大?十年前的事了吧?

還購置了好些宅子鋪子莊子?

“寧姐兒,你是這個……”張軏朝她豎了堅大拇指。寧姐兒這一番未雨綢繆,做得好。

吳氏吞了吞口水,那得要多少銀子吶。“惜兒,你那會買的宅子是多少銀子?”

“我那會買不貴。內城五進的宅子,五百一千的就能買到了。”

“內城五進的宅子,只要五百一千兩?”眾人都瞪大了眼睛。

霍惜就笑了起來,“你們以為呢。那會的北平,能有幾萬人就不錯了。原來的百姓都大量南遷,北平城哪裡有多少人。到處是空置的宅子。我雖買的便宜,但這些年修繕也花了不少銀子。”

吳氏和侯氏嘖嘖感慨,“還是寧姐兒你這眼光好。現在想買內城五進的宅子,沒個大幾千兩估計是買不到了。”

當想想就肉疼。

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要遷都了,購宅子買鋪子的,只怕要扎堆。不知她們現在派下人往北邊去,還能不能買到鋪子和莊子。

她們怎麼就沒有寧姐兒的眼光呢。

“二嬸三嬸要是想置產,現在還來得及。昨日才說了要遷都,紫禁城才開建,只怕最近幾年還遷不了,還能以低價購入。”

二人一聽很是心動。

張輔想了想,“下晌召族老及各房頭主事來府中議事,也問一問他們的意思。若有意隨咱們遷到北邊的,也好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