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再心急想把英國公的女兒娶回家門,也不得不停下來,先忙活春節一事。

穆儼再過繼到大房,但也是黔國公的親生兒子。兒子要成親了,不可能不表示,而且這個兒子還向皇上請旨,要迎娶英國公的嫡長女,那能輕慢了?

穆成打發人從雲南運來的聘禮,成親諸多物事,在春節前運抵京城。

穆儼雖然沒盼著他親爹表示一二,但看到從雲南運過來這麼多東西,心中也高興。

他手裡有錢,再加上老侯爺給他留了不少,他嗣父也把大房的財物留給他了,穆儼私庫裡的好東西不少。

早些年,他錢財上有些缺,但他私庫裡,不能變賣的好物事,那是正經的堆成山了。

自打拿到賜婚聖旨後,穆儼就鑽到自己私庫裡不出來了。他要娶的人,必不能委屈了她。天天貓到私庫裡撥拉要下聘的聘禮。生怕英國公瞧不上。

英國公跟他一樣,只要得空,也跑到自個私庫裡蒐羅寶貝。

吳氏早早給碧瑤準備了嫁妝,那些好木料都收集了十來年,他的囡囡這些年沒有母親幫著準備,張輔卻不想委屈了她。

利用關係,到市泊司那邊搜刮了一番,運了十幾大車的好木料,讓人來做傢伙事,又讓人去買莊子買鋪子置產。

又貓到私庫裡蒐羅寶貝,要給霍惜當陪嫁。

霍惜倒是不知道這些,只是和侯氏和小吳氏忙著準備過年一事。

臨近過年,族學那邊都放假了,碧珠碧玥等人都有空了,被霍惜抓了壯丁,一起處理中饋。故府中事務雖多,人手上倒是不缺。主事的人,幾個半大姑娘,也都能頂事了。

很快便到了永康九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夜。

王太夫人也從家廟裡出來了,一家人圍坐一起,吃了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

太夫人在家廟裡呆了大半年,如今霍惜再看她,發現她身上的銳氣少了不少,幾乎是看不見了。身上多了一絲平和的慈祥的氣息。

也不知是不是要出門子了,如今霍惜再看她,雖然不能理解她對母親所做的,放不下那段過往,但如今看她,似乎沒有那麼多仇怨了。

她和念兒,待太夫人還是親熱不起來,不能和其他弟妹一樣,圍在她身前說笑逗趣,但如今能這樣和平共處,也算得上家庭和睦了吧。

太夫人和張輔看著和兄弟姐妹們玩鬧成一團的霍惜霍念,看著霍念、張茂和張解能和平共處,母子倆對視了一眼,有些欣慰地笑了笑。

他們所求,不就是家人和睦,家族長興旺嗎?

這樣,挺好的。

除夕夜,京城炮仗聲不斷,此起彼伏,所嗅之處皆是煙火氣。

霍惜微笑地睡了過去。送走了永康九年,迎來了永康十年。

永康十年,她十七歲了。

永康元年,她和爹孃舅舅,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念兒,在瓊花巷租來的小院裡,爹孃給她煮了兩個紅雞蛋吃,那情景,似乎還在昨日,歷歷在目。

“姑娘,起了沒?”幾個丫頭在外頭喚了聲。

“起了。”

幾個丫頭魚貫而入,朝還擁被坐在床上的霍惜行禮:“姑娘生辰快樂!願姑娘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