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聽說霍惜把家裡幾個女孩子收進了族學,急得跑過來找她。

“惜兒,你不用看在爹孃的面子上,把她們都收進族學。”

她擔心霍惜是看在他們夫妻的面上,卻不過去,才應承下來的。

她的女兒就是心軟,自己和二淮不過是當初一時心軟,搭一把手的事,才救了兩個孩子。可兩個孩子這些年給他們夫妻倆帶來的快樂遠不是金銀能換的。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且他們夫妻得的好處夠多了。

怎能還麻煩孩子呢。

霍惜笑著安慰她:“沒事的娘,我不為難。”

“怎的不為難,一下子就收了五個女學生,還都是姓霍或是跟姓霍有關的,也不怕張氏族人說你以權謀私。”

楊氏很擔心大家會說她女兒的閒話,得知訊息後,二淮都坐不住,催著她跑過來了。

“真沒事的娘。而且霍緋霍朱霍丹她們也學不了一兩年,就要回家待嫁了。就是衛荷和衛霓能多學上幾年。而且她們會交一半學費,我並沒有全免她們的費用。只給了她們一個機會,若是跟不上,或是受排擠,呆不下去,那是她們自己的事了,我就不多管了。”

“你這孩子還是心太善。”

楊氏嘆著氣,拍著霍惜的手:“聽說你讓他們都回家去,只把幾個女孩寄養在家裡,讓他們都回家去?”

霍惜點頭:“我跟她們說,若想把女兒留下來學本事,就不要在她們身邊打擾她們,把她們留在霍家由你和爹照顧就行。若是都留下來,沒得影響到霍朱她們。父母的形為影響到她們,就會被人指指點點,若害她們上不了學,那我就不管了。”

楊氏笑了起來:“她們把女兒送到張氏族學,司馬昭之心以為別人不知?為了她們的女兒好,她們也不敢呆在京城。”

“會不會給爹孃帶來麻煩?她們五個都要留在家裡住。”

楊氏拍拍她的手安慰:“沒事,娘養得起她們。而且你爺爺說了,讓他們各家都交錢,幾個孩子的住宿費、伙食費、置衣置物的錢都留下,要是交不起,在城裡活不起,趁早帶她們回去。她們便咬咬牙,都留了銀子。”

“娘也不是缺那點銀子,就是不想當冤大頭。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若是戴不了,就趁早把人領回家去。”

“娘你這麼想就對了。她們留下可以,但不能都來麻煩你和爹。”

霍惜覺得霍大這個爺爺還真是個明事理的老頭。

“我就是想著女孩子來世上一遭不容易,以後要嫁去別人家,伺侯公婆,要照顧男人孩子,以後都要困在後宅,這一生也沒幾個鬆快的日子,想著把她們送到女學也能鬆快一兩年。”

“娘懂,娘會照顧好她們。娘也盼著你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日子都輕鬆快活,像小時候一樣,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什麼高興做什麼。”

“嗯,小時候和爹孃住在船上的日子,是最鬆快的日子。”

“我的兒。”

楊氏把她摟在懷裡,很是感慨。收養惜兒和念兒,把他們養在身邊的日子,也是她和二淮最最開懷的日子。

楊氏回了家,看到幾房人都在收拾行李了,還上前問了幾句,邀他們多住些日子。

幾房人知道她才從英國公府回來,生怕惹惱了她,讓霍惜不收他們的女兒了,紛紛說要回鄉了。

楊氏也沒多勸,和霍二淮說起霍惜的親事,“惜兒跟穆大少爺只怕是要成了,咱是不是也得孩子準備起嫁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