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裡,太夫人和張輔也沒想到吳有才這麼快蓋棺定論,被押解到了遼東。

到了遼東三萬衛,不僅要服苦役還要服兵役,這樣的雙重摺磨,吳有才那個人,也不知能不能熬下去。

張輔又想到了流放在上庸的李家。

這些年,岳父沒給他回過一封信,他以為是岳父怨他,他把柔兒嫁給自己,卻年紀輕輕就去了。

他以為岳父是怨他,才沒與他聯絡。

卻未曾想過這裡面竟還有內情……

“文弼,吳家雖然倒了,但如今吳氏還是國公夫人,你莫要亂了心神。”

太夫人見兒子神情恍忽,生怕他因為吳家倒了,而起了休棄吳氏的心思。

雖然她也萬般看不上吳氏,但吳氏還算好拿捏,若再給文弼娶回一個,怕是麻煩更多。

再說惹怒了吳氏,萬一她狗急跳牆,說出當年之事,只怕自己晚節不保。

萬一惹怒了皇上,把誥封收了回去,再影響到文弼過世的父親,繼而影響到宮裡的貴妃……

她可憐的女兒,將來怕真的只有殉葬的下場了。

“文弼,你去看看吳氏吧。她怕是心裡在怨恨咱們了。”

也不是他們不伸手,畢竟是親戚,吳家出了事,也會牽累到國公府。

只是皇上親自下令查的桉子,連探監都不給,他們又能如何?

把碧瑤送入東宮,已經在皇上心裡種了一根刺了,張家是半點波折都經不起了。

還有外頭傳得沸沸揚揚的,李氏兩個孩子都活著的訊息,也讓她倍感頭疼。

現在她門都不敢出了,就怕被人問這個事。

這事隱秘之極,誰會放出這樣的訊息?除了那個霍惜。

她就說這兩個孩子,沒有長在府裡,養得歪了。心不在張家,沒有家族。可文弼卻不聽她的。

又勸了句:“去吧,去看看吳氏吧,好生安慰她一番,莫讓她心裡生了怨恨,於家宅不利。”

吳氏也不是盞省油的燈,如今還是要安撫好她,莫讓她發了瘋。

張輔正要起身,王氏又喊住了他:“對了,吳氏讓人來傳話,說是跟太子府那邊商量妥了,五日後就送碧瑤去東宮。”

“五日後?吉日不是下個月嗎?”

“怕是吳家出了事,吳氏擔心出了變故,才急著把碧瑤送進去吧。”

太夫人嘴角譏諷。蠢女人,走了一招臭棋,更害得家裡如今要被人指指點點。

吳氏怕是擔心,萬一太子府那邊不要碧瑤了,那碧瑤就成了京城的笑話了。將來怕是隻有遠遠的嫁了,或是送到家廟了。

而吳氏辛苦才換來的這一切,怎捨得讓人破壞了。

張輔頭痛地撫額。

“吳氏說,原本給碧瑤準備的嫁妝帶不走了,想讓府裡多給碧瑤陪些莊子鋪子,再給出二十萬兩銀子當壓箱。”

“二十萬兩!”

張輔驚得虎目都瞪圓了,“她以為咱家有金礦呢!”

太夫人也是緊皺眉頭,生悶氣。

吳氏不當家不知家底,以為國公府家底很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