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張輔也很忙,忙得腳不沾地。

衛朝的軍制是,戰時命總兵官調兵出征,戰罷兵歸衛所,將印歸朝。

軍隊分京軍和地方軍,中央設五軍都督府掌全國的衛所。為中軍,前軍後軍,左軍右軍,而五軍都督府又歸兵部統轄。

如今非戰時,各軍歸衛所,張輔不用東征西討了,但他掌中軍都督府一府事務,那大事小事,都等著他裁決。又是年終各衙門盤點要封印的時候,他也是忙得焦頭爛額。

好不容易有個閒瑕,被一眾同僚拉著去了茶館。

“不是要吃飯喝酒嗎,怎的來茶館了?”

張輔一直在軍中,東征西討,喜歡的是武將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意生活,這慢條斯理悠哉呷茶,還真不是他的風格。

“哎呀,文弼啊,這什麼時候不能吃飯喝酒?偶爾吃吃茶,聽聽曲,不也是個致趣?”

“就是就是。這茶館啊,要不是我早早預定,還沒有雅間定呢。”一同僚附和。

“什麼時候茶館人氣都這麼旺了?”

張輔一臉驚訝,還要提前好些天預定?“這茶葉莫不是天上下來的?”

一眾同僚就笑:“哪有什麼天上來的茶葉。不過是茶館來了一位說書先生,說書的內容惹人追捧罷了。”

“什麼說書內容,還受人追捧,喝個茶還要預定?”

說書啊,張輔也喜歡聽,也好久沒聽了。但也沒到萬民追捧的地步吧,什麼內容搞得人氣這麼旺。

“這說書先生也不知從哪弄來的民間志怪,江湖和軍隊打仗的熱血故事,還有宅門爭鬥的,故事新穎有趣,又帶著懸疑,聽得大夥欲罷不能。”

張輔有些好奇:“這一天得講好幾個故事呢?”

“這說書先生一天講三場,每場都不同。每一天都有懸念,引得人第二天早早來定位置。”

“就是就是,再晚些我們連門都進不來。這說書先生也不知得了什麼人指點,那故事大夥都沒聽過,搞得人心癢癢,每天不來聽一場,就怕漏了什麼精彩內容。”

一眾同僚向張輔科普,很快就引起了張輔的興趣,不多時,說書先生就上場了。

這第一講,講的是豪門爭鬥的故事。

這一系列的故事已講了好幾天了,每天故事或相同或不同,一天一場,場場有懸念。

今天的故事前因已交待過了,張輔沒聽過,但也不影響他被故事吸引,替故事中兩個被追殺出府的孩子擔心。

說書先生抑揚頓挫,聽的底下的人為兩個孩子的命運揪心。

原本是富貴人家的孩子,一朝淪落市井,衣食不能裹腹,還要被追殺,真真是太慘了。也不知將來父族會不會把他們認回去,還是讓他們繼續流落市井。

不多時,說書先生就把今天的故事講完了。留下的懸念讓大夥一顆心猶如貓爪在抓。

銅板銀角子紛紛朝臺上扔著,扔得一臺子都是,也不能讓說書先生返場再講這個故事。

“你們說這兩個孩子能被父族認回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