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霍惜拿出一大包種子,眾人都愣住了。

饒是李石勉見多識廣,也不明白霍惜的用意。

霍惜笑笑,用手撥了撥這些種子:「這些都是出海的船隊帶回來的番外種子。有些聽說還很高產。如今雖說四海平定,但糧食還是不足,如今江南,湖廣等地糧食大量往北運,江南又改田種桑,怕是不久後,連江南百姓吃的糧食都要從湖廣等地調運了。」

王者以民為本,而民又以食為天。糧食為江山社稷重中之重,關乎國運。

「我從外祖父的信中,得知你們每年要交七成的糧食給官府,自己辛苦一年,剩下的怕是填不飽肚子。這些種子,是我讓人從海外收集來的。外祖父可以試著種種看,若高產,一能給家中多些貼補,二來……」

看了李石勉一眼。

李石勉心念一動,有些吃驚地看向霍惜,試探著:「寧姐兒是打算讓外祖父把這些番外種子種出來,給我朝多添幾個能食用的品種?」

霍惜抿了抿嘴:「我聽說若罪人想要獲得大赦,除了朝廷有什麼重大的日子,諸如立後,立太子,等等,就是有功於社稷之事……」

而本朝太子已立,皇后估計不會再立了,還有什麼值得大赦的事件,霍惜不知道。

永康帝把他侄兒那朝的舊臣,都快殺沒了貶沒了,只怕不會對舊人輕易赦免,若想獲赦,只能從別的方面想想辦法。

李石勉愣神地看著霍惜,馬氏回過神,把霍惜攬在懷裡,眼眶含淚:「我的兒,難為你為一家人想著……」

苗氏崔氏都聽明白了,想起這流放的非人一般的日子,悲從中來,都背過身去抹淚。

二人都是有兒女之人,兩個女兒和霍惜年紀相彷,可如今看看霍惜,再看看明瑾明玥。她們的女兒以後只能嫁給同樣的罪人,或是附近的莊戶人家,就算嫁給附近的農人,還要被人嫌棄。

光想著,一顆心就跟刀絞的一般。

若真的有機會赦免,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李石勉無比欣慰地看著霍惜,這是柔兒的孩子,是他的孫孫,非骨肉血親,不能這麼殫精竭慮地為他們考慮。

低頭眨去淚意,「這都是什麼種子,你跟外祖父說一說。讓外祖父好生記一記。」

馬氏也擦了眼淚,拉過兩個兒媳,孫媳,孫女,在一旁,認真地聽。

霍惜指著裝成小包裝的種子,一一分說,都很體貼的在小包裝上列了說明。

有些她結合後世的記憶,記了栽種時間,氣侯,各要點,有些光憑種子她也不認識。有些她讓霍二淮偷偷在莊子裡試種過了。

指著小指蓋大小的乾白種子:「這是倭瓜種子,是西洋人傳到呂宋爪哇等地,又由這些地方傳到倭國,再從倭國傳入我朝的。它產量高,耐放,放在乾燥的地方,能存個半年以上。所以出海的人都喜歡帶上它當食物。倭不好聽,我叫它南瓜。」

都以為南瓜是從倭國傳入的,所以叫倭瓜,而倭人又以為是從我朝傳入他們國家的,把南瓜又叫唐茄子,其實南瓜是從西洋傳入的。

「這種南瓜畝產很高,也不用怎麼打理,也不挑地,畝產能達幾千斤。能當主食,也能當蔬菜。像流放村這種地方,離縣府州府都遠,往來不便,種這種南瓜當食物,好存放,能飽腹能充飢。」

在如今北方需要大量物資的時候,若將來種出來了,又運做得當,在皇帝那邊得了好,外祖一家也不是沒有大赦的機會。

他們原本就只是被牽連的,並沒有犯什麼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