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迷迷糊糊,又想起昨天姐姐說的話,說外祖父母不能來看他們,他們不能離開居住的地方。

開了路引就能去想去的地方了啊?他都跟著姐姐去過鬆江好幾次了。

這一天霍念都恍恍惚惚的。

下學後,到秦家開小灶,又忍不住問秦昌之:“先生,是什麼人才會不能隨意離開居住的地方啊?”

秦昌之很是耐心地解釋:“不能隨意離開居住地的人有很多,比如戍邊的將士,各大營各衛所的將士,都不能隨意離開居住的地方。還有封國的王爺及其子孫,若無聖旨,也不能隨意離開封地。還有各世族的奴從,若無主人許可,也不可離開居住地。再有就是流放的犯人,也不能隨意離開流放地……”

給他和姐姐寫信的外祖父母,肯定不是別人的奴從,也不是王爺。

更加不是犯人了。他們一家可都是良民。那麼,這個與他寫信的外祖父母,是守邊或著在營地或是衛所的將士嗎?

哇,一定是這樣!

他也要好好練武功,將來去找他們。將來也像外祖父和舅舅他們一樣,做一個上陣殺敵,守衛家國的大將軍!

霍念就這麼誤會了。

霍惜忽然發現,每天霍念從秦家回來,練功的時間又變長了。早上也早起了半個時辰,很是自覺地在家裡闢出的演武場裡,勤練武藝了。

休沐那天,還拉著逐風去了內城的書館,逛遍了十來個書肆,買了好些兵書。

諸如《武經七書直解》《百戰奇略》《兵法心要》等。有講軍事理論的,有講軍事訓練的,戰技戰術的,海防邊防的……霍惜看愣了。

這……果然是基因強大嗎?

張家武將世家,從兀朝開始就是,到本朝,張輔父子二人為開國立朝又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那個看著嚴厲,但回回從外頭回來,都會送她各種好吃好玩的祖父,死後還配享太廟。

太廟是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只供奉皇帝直系,或有功於江山社稷的皇親。一般的皇親都不配供奉在太廟。

但她祖父做為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死後被供奉在太廟,享太廟待遇。

到張輔三兄弟,也都在軍中。

如今她弟弟流落市井,這,血液裡也流著上陣殺敵的熱血嗎?

“念兒,你不是想考科舉嗎,當個有身份的大官?”霍惜翻看著他買來的兵書,裝著漫不經心地問道。

霍念嗯嗯地點頭:“嗯,我要考科舉,蟾宮折桂!但也喜歡練功,喜歡聽戰場上的英雄故事。姐姐,你不是說過要兩手準備嗎,將來我萬一考不上科舉,我還能考武舉的,而且我也想當個文武兼備的良才。”

呃……志向很遠大。

“那你最喜歡哪個?你看朝中有文官,也有武官,是兩個不同的陣營,總不能什麼都要。”

霍念皺著小眉頭,有些糾結:“我都喜歡。我現在還不知道我最喜歡哪個。姐姐,我先兩個都學,將來再選好嗎?”

呃,好吧,你喜歡就都學。反正他再學兩年,霍惜就會讓他去考京城的書院,書院教六藝,也是有射、御的。早點打基礎也沒壞處。

而被張輔安排來教霍唸的趙鐸,發現霍念竟喜歡看兵書,驚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