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按我說的做,即便虧本也要做。祖父耗盡一生,平定雲南治理雲南,才有瞭如今的局勢。如今雲南各地的土司雖依附我朝,但心思莫測,周遭又有洪沙瓦底,暹羅,真臘這些小國,雲南不能亂。”

一亂,祖父和伯父一生的基業將毀於一旦。

而霍惜那邊,五百斤白糖好弄,但換來的木料採辦名額要怎麼處理?

如今的商辦採木,是由木商先從官府領取一定的經費,然後再招募人力民夫進山採木,然後再由木商將木材送到官府指定地點,由官府驗收合格,結清餘款。

這個事說難也不難,說容易又不容易。

首先勘查階段就不容易。

得請有經驗的人進山選料,這慈恩寺的木料雖不如宮殿皇城用料那麼嚴格,非要什麼名貴的楠木之類的木料,但樟,杉,柏,松,檜這些木材,要尋到好料也並不容易。

再來就是採伐,如今的工具只有斧子和鋸子,要人力民夫一斧一鋸地伐出來。伐個巨木,半天都不定能伐下一棵。

即便伐下了,從那深山裡運轉出來那也不是簡單能做到的。

那深山老林裡,走路都艱難,還要扛洩一根那麼大的木料,開山闢路,那得耗多少人力物力?

那運轉的過程,先把木材從砍伐地拖拽出來,把它拖到溪水處,然後透過溪水把木料洩運,扎筏運到大江大河中,再從江河裡一路透過水路拖運至京師。

這中間的運轉、運解過程,多少艱險,不可言狀。

所耗人力物力之多,所需時間之長,霍惜覺得除了有些耗不起之外,最主要的是自家沒有半分底蘊。

木材商經年累月做這木料的生意,手中除了有人手,倉庫裡怕是也有不少存貨。

霍惜想了一夜,沒想透這個事,次日去了鋪子,找到沈千重,再拉著楊福,三人埋頭商議了一番。

“不管是咱自己做,還是轉讓出去,這都是個好事情啊。”沈千重不想東家又為鋪子攬回這麼一個大生意。

楊福有些激動:“如今咱們廣豐水也有能力做這個事了。咱只管把事接下來,請人進山勘察,伐木也不用咱自己做,只要錢給足,自然會有木工民工爭著做這個生意,咱只管跟在後面付工費付料錢就行。”

霍惜沒有說話。

沈千重考慮了一番:“咱如今還沒有這方面的人手。而且陛下親自督造的寺廟,半點差錯都出不得。咱們還是把名額要下來,再把訊息放出去,自有木材商會跟咱們接洽。咱只要從中過一手,賺個差價就行。”

霍惜想了半天,問沈千重:“你與江南商會里的木商有沒有熟悉的?”

沈千重想了想,點頭:“倒是有幾個還談得來。”

“那你這樣,悄悄地把訊息透一透,讓別人來做這門生意,咱只賺些差價就成。”

沈千重點頭,忙不迭地出去尋交好的木材商去了。

等次日交完貨,霍惜從吳有才那裡拿到了木材採辦文書。而沈千重不過在外頭走訪了一天,就有人找上了霍惜。

------題外話------

下午還有一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