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惜立刻坐了起來。

問道:“你跟武先生學武了?他教了你什麼?你們館長是怎麼說的,大家都跟著學嗎?”

霍念搖頭:“只有八個人跟著武先生學。開始只有我一個人,後來,人慢慢多了,沒兩天又少了。現在只剩八個人了。”

呃,這博雅書塾開了二三十年,沒聽說有教習武藝啊。這怎麼突然開武學課了?

“館長不說再多加束脩嗎?”

霍念搖頭:“館長沒說。”

霍惜又問了他一些事,知道他如今還在蹲馬步階段,尋思了一會,決定明天跟念兒去書塾看看。

見他這會心情開朗了,又問他:“娘生一個弟弟好不好?”

“好。讓他替念兒陪著爹孃,念兒不想爹孃孤單。”

“真是好孩子。那你會不會疼他?”

霍念用力地點頭頭:“會,念兒會好好疼他,教他讀書,習武,還教他鳧水,釣魚……”

楊氏在門口捂著嘴悄悄離去,回到房間眼淚落了下來。

次日,楊氏和霍惜一起送霍念去了書塾。

“娘,你回去吧,我送進去就行,順便了解一下念兒習武的情況。”

楊氏點頭:“那念兒要乖乖的聽話知道嗎,下學娘再來接你。”

霍念點頭:“娘,念兒聽話。”朝楊氏揮了揮手,歡快地牽著姐姐的手進了書塾。

霍惜在書塾見到了那位趙先生,見他一身精幹的行伍打扮,聽館長介紹,說他還在軍伍中任職,只是每日早晚來教一個時辰。

書塾也不多收孩子的束脩,自有書塾負擔。

霍惜見裡面有好幾個書塾先生的孩子,想著也許是書塾請來給他們子弟開小灶的,霍念可能是資質好,撿漏了?

又在一旁看了一會,見那趙先生教習一眾孩子頗有章法,幾個孩子嘿嘿哈哈的,有模有樣,也不叫苦,心裡暗自點頭。

技多不壓身,念兒多學些本事,對他也是件好事。

朝館長道了謝,出了書塾。又去找莊子。

而楊氏那邊憋了一肚子的話,去渡口尋了霍二淮,把昨晚聽到的姐弟二人的話跟霍二淮說了。

霍二淮半天沒說話。

頗為感慨:“沒想到咱當初只是一番好心,竟養出了兩個把咱當親爹孃孝順的好孩子。”

往楊氏的肚子上看了一眼:“將來這個孩子要是養不活,咱也沒有遺憾了,有惜兒和念兒,他們會孝順咱們的。”

“那是當然。我養的孩子我知道。他們疼我們。”

“嗯。”霍二淮點頭。

“要不是撿到他們,咱還過不上如今的好日子。這就跟廟裡的大師說的,這一切都是因果。咱養了他們,咱也有了好運,有了福報。”

楊氏點頭:“咱也幫不到孩子什麼,惜兒在城裡做生意不容易,咱這回多收一些蝦蟹,多制一些河鮮,讓惜兒拿去送禮,她也好走得順當些。”

“好,我這就收蝦蟹去。”

“我跟你一塊去。”

霍二淮有些擔心:“孩他娘,你還是回瓊花巷吧,惜兒不是不讓你跟船嗎?”

“我這來都來了,等收些蝦蟹我拿回去制,下回就不跟你出來了。”

“那也行吧。下回你就在家裡待著吧。我一個人能行的。”霍二淮說著,就搖起櫓板,把船劃出了渡口。

而穆儼那邊天天盼著他的生辰禮,好幾次都憋不住想讓坤四過鐵匠鋪看個究竟,也不知道小騙子是不是騙他的。不過最後還是按捺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