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夏和左氏教他好幾次讓他叫少爺,他就是不聽,只說是弟弟。

霍二淮和楊氏等人也不在意,心疼鮑康,對他很是喜歡。鮑康性子單純,誰對他好最能感知到,叫“霍叔霍嬸”叫得歡。

和霍念在船上跑,釣魚,天黑了停船,點了船頭燈,又和霍念去放蝦籠蟹籠,下夜網,開心得很,一路上都只聽得到他的笑聲。

他心智不全,但天賦卻極為不錯,霍念和楊福才教了他兩天,就能在水裡遊了,還一口氣游出去好遠,憋氣時間也久,釣魚網魚都有收穫,像個天生的漁家子,讓大家很是驚喜。

見兒子開開心心的,左氏拉著楊氏直抹眼淚。

“他小時候很聰明很懂事,小時候他爹出門打仗,從小就知道我辛苦,小小年紀就跟著我下地了。要不是後來他發燒,他爺奶只讓他喝灶灰水,不肯借錢我帶他去看病,哪至於成了現在這樣……我真是恨啊……”

要一生下來就傻還沒那麼傷心,可兒子長到幾歲還是聰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很。左氏只要想起來,還是滿心滿眼的恨。

楊氏聽了很是心疼她。

她生了幾個孩子都沒留下,左氏生了一個,卻成了這樣。感同身受,二人很是談得來。

楊氏安慰道:“好在不算壞到底,小康雖現在像幾歲的稚兒,但他能聽懂別人說話,穿衣吃飯沐身這些都能自理,不用你夫妻二人操心,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將來的事將來再看。現在他這樣開心,不是挺好的嗎。將來咱兩家一起過,我家三個孩子將來會看顧他的。”

左氏拉著她的手:“真是老天可憐,遇到了你們這麼好的主家。早些年我帶著他在外討生計,乞食,帶他到處看病,吃盡了苦頭,看盡了臉色,把一輩子的苦都吃盡了……自他爹找到我們母子,這好運就都來了。”

左氏心中萬千感慨。

見這一家子都是純善之人,鮑夏夫妻算是真正融入了霍家。心裡竟覺得比主子安排他們在莊子裡還過得舒心。

也許是霍家人沒把他們當下人看吧。

鮑夏夫妻心中感恩,左氏幫著楊氏在船上做飯,補漁網,鮑夏就帶著鮑康學划船。

父子二人都是有一把子力氣的,才學了一天,就把船劃得有模有樣了,讓霍二淮驚喜不已,也輕鬆不少。

鮑康划船,霍念就坐著船尾和他說話,也許是見這個哥哥可憐,也許是因為他只有幾歲的智商,讓他有同齡人的感覺,兩人越發愛呆在一起。

鮑康跟著霍念釣了幾天魚,下了蟹籠蝦籠,得了漁獲,比所有人都開心,吃著自己的漁獲那叫一個香,嘴都合不攏。

他見大家吃得開心,還都誇他,更是熱衷撈漁獲。

也許上天是公平的,奪了人的什麼,就會補償些什麼給他,沒幾天,鮑康的水性比霍念楊福都要好了。

一個猛子紮下去,不見他冒頭,大家耐心告罄,要下水尋他時,他又從水裡鑽出來,朝大家哈哈大笑。

見兒子開心,鮑夏和左氏也開心,更是決定跟緊霍家腳步,忠心為霍家辦事。

船行幾日,很快到了松江府地界。

在臨近松江府水域時,霍惜決定讓廣豐水的大船帶著大部分的貨靠岸,她、楊福、爹和鮑夏則帶著少許的貨到附近水域尋洋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