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一臉興奮地跟守門的大爺打招呼,跟來接人的先生打招呼,又笑咪咪地跟楊氏和霍二淮等人道別,轉眼不見了人影。

霍二淮和楊氏一臉擔心地踮著腳,伸著脖子往書塾裡望。

“這要在書塾裡呆一整天,念兒會不會呆不住啊?”

“也不知道中午都吃些什麼,可吃得習慣。也不知他會不會害怕。”

“同窗那麼多,人家比他早來,不知會不會欺負他。”

夫妻二人絮絮叨叨地,站在人家書塾門口不肯離去。

楊氏又往裡面望了一眼,跟霍二淮商量:“要不我留在城裡吧,我今天在門口守著,萬一有什麼事,他知道我在門口,也能安心些。”

霍二淮聽了還連連點頭:“要不我也跟你守在外頭?”

霍惜一陣無語:“爹,你讓呂叔幫你守著船,人家也不能幫你守一天啊,多耽誤事啊。”

“那,那咱給點銀錢給他,也省得耽誤他的活。”

見楊氏還點頭,霍惜簡直哭笑不得:“爹孃,念兒既然已經上了私塾,你們就讓他自己去適應吧,咱總不能天天守著他。”

“這是他頭一天上學,萬一他不適應呢?娘守在這裡,也好安撫他,省得他生了逆反心,再不願上學堂怎麼辦?”越說越覺得有理,非要留在書塾附近守著。

又打發楊福回瓊花巷的院子幫她取些針線活來,她要在書塾外頭的屋簷下一邊做活一邊守著霍念。

霍惜說不過她,好說歹說把霍二淮支回了船上。楊福很快給楊氏取來了針線活,還說一會鄒阿奶忙完了會來陪她,給她送午食。

霍惜那叫一個無語。

楊氏接過針線活,還真尋了書塾外頭屋簷下的一個陰影處,坐了下來,又讓霍惜和楊福離開去忙,她自個留下就行。

楊福和霍惜無奈,只好回了鋪子。

莫愁湖邊,張輔正和幾個友人坐在茶肆裡談天說地。

京師有兩大湖,怎奈那最大最美的玄武湖成了皇家禁地,這莫愁湖便成了文人墨客,貴人百姓們都愛留連之地。

“文弼兄,幾年沒回京師,怕是不習慣了吧。”

“怎會,江南之地處處是景,這莫愁湖,湖柳如煙,湖雲似夢,讓人留連忘返。”

“哈哈,文弼兄說的極是,來,再來嘗一嘗咱江南的美食。”

“好看好吃,不甜不膩,正合我胃口。”張輔不住嘴地誇讚。

“文弼兄已到吏部述職了吧,可聽說陛下打算營建北平城的事?”

“是啊,文弼兄覺得陛下為何要提出營建北平城?我等都猜不出陛下的意思啊。”

張輔手下一頓:“聖意豈是我等能隨意打探的。咱做臣子的,自然是陛下怎麼吩咐咱們便怎麼做。來來,都嘗一嘗這糕點,我吃著覺得甚好,你們也嘗一嘗。”

與友人分別後,張輔棄了車轎,信步走在這莫愁湖畔。

這下晌的涼風,吹得人極舒服。張輔眯著眼感受了番,臉上便帶了笑意。

信步走到一處書塾邊,見一四五歲孩童從書塾裡一邊叫著娘一邊飛奔出來,身上的書袋搖搖晃晃。

眨眼就見那小童撲倒在自家孃親身上,仰頭撒嬌扮痴,四肢環抱自家孃親,像個掛件掛在自家母親身上。

張輔忍不住笑了笑,轉身走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