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惜和楊福把霍二淮迎進院裡,便急著問他情況。

“沒什麼大事。人老了,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又一直在水裡泡,身上浸了寒氣,加上前幾天可能跟咱一起夜捕,熬了幾夜,就有點受不住。”

“花了很多錢嗎?”楊福問道。

“花了不少。之前夜捕分的錢都搭進去了,跟咱家還借了二兩。主要是參片貴。”

說完又搖頭:“咱窮苦百姓,真是不能生病,一生病,辛苦攢那點銀子,都不夠扔進去買藥湯的。”

霍惜默了默:“爹,咱以後不要夜捕了吧,熬一宿,勞心勞神,還傷身子。”要是霍二淮和楊氏倒下了,這個家要癱瘓。

“對對,姐夫,咱不要夜捕了,只白天打漁賣貨就行。”

霍二淮想著今天分到的近一兩多銀子。想著還是夜捕得銀多。但是……看了看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懂事貼心,一聽夜捕,也跟著熬,跟著幫忙。

“行,那咱就儘量不夜捕了。”

霍惜高興地直點頭,拉著霍二淮去吃飯,還和楊福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起今早楊氏賣皮貨,給家裡拉生意的事。

霍二淮一口飯菜都忘了嚼,含在嘴裡:“你娘給咱家攬了送菜肉雞蛋的活?”

霍惜和楊福連連點頭:“是呢,我姐還不止攬了這些,好些人家還要酒呢,要好酒!”

“對,好些女人還要咱們幫忙買酒糟。對了,那關家的嬸嬸還要咱幫著收幾匹棉布。爹你多收一些,瓊花巷的人都不穿麻布,他們都穿棉麻或細棉。”

“對,還有柴禾,炭。冬天怕是每家都要囤不少。咱從鄉下幫他們收來,比他們一擔一擔的每天買一點便當多了。咱運一船的柴禾,他們這麼多人能分不少。一船柴禾夠他們燒好久。”

霍二淮筷子如飛,拼命往嘴裡扒飯:“我給你娘送飯去。正好問問。”

“姐夫,你高興不?”

“高興。到時我可以沿河賣貨,跟買貨的婦人說好,要收什麼菜蔬,雞蛋,柴禾,只讓她們備好,次日挑來河邊,我再沿路去收,咱連村子都不用進去。”

“啊?爹你現在都有這麼多回頭客了?大家都到村口,到河邊等咱家的船?”

霍二淮高興地點頭:“村裡來的貨郎一擔貨才挑來多少?就是那架著牛車進村賣貨的貨郎都不比咱家的船大,運得多。爹只說咱家的船進不去她們村子,每天便有一些小娃等在岸邊,遠遠見著咱家的船了,便回去喊家裡的大人。”

“哇。這麼好?那姐夫你多進些糖果點心,小孩的玩具這些,一定很搶手。”

“還有針頭線腦,素帕子之類。”霍惜跟著開口。

她家這是不止要做水上漁戶們的生意,連沿河村民的生意都跟著一起做了?

那再跟他們收貨,收些日常菜蔬,雞蛋,雞鴨豬肉,布匹,柴禾,豈不是很便利?

前有貨源,後有客群。哎喲娘勒,這兩頭,不就齊活了嗎!

霍惜心頭火熱。隱約可見有什麼東西正破土而出。

霍二淮也心頭火熱,想著去和楊氏商量,又擔心她一個人餓著肚子守著船,怕她有事。急得不行。

快手快腳把飯食裝了,又聽說霍念哭了好一會,又進去看了他一眼,出來叮囑兩個孩子看好門戶,就要出門。

“爹,你跟娘說,讓她今晚跟你留在船上,讓她明天一大早陪你去收菜蔬等物,再買一些棉布,再回。然後你先送娘回來,爹你再去雙泉村販酒。”

見霍惜這個小操心把事安排得明明白白,霍二淮笑著在她頭上撫了一把:“爹曉得了,你們在家要守好門戶。”

“放心吧。這左鄰右舍都是人,不怕。”楊福拍著胸脯保證。

霍二淮笑著點頭,剛要出門,又轉身折了回去。

孩他娘今夜要是在船上,那念兒就不能留在家裡。要是晚上餓了怎麼辦,哭起來,惜兒和福兒只怕也哄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