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連連點頭:“是哩是哩,這些天忙著綢布的事,都把這事忘了。娘手藝不錯呢,到時咱收了淨肉,做好了掛船上風乾,冬日裡慢慢賣,又能多攢些銀子呢!”

冬日一家人要上岸賃房住,只怕在河裡江裡打魚不便,漁獲不會有太多,正好賣貨。

這些天自家的水上雜貨鋪,一天能淨賺一錢兩錢的,已經穩定了下來。比正經打魚要妥貼。楊氏正是心頭火熱的時候。

霍二淮和楊福一聽也覺得好,於是一家人便把船划向前進村。

霍惜有一段時間沒來前進村了。之前來的時候,還看到田間地頭金黃的稻穗隨風輕漾,泛著稻香。今天進村一看,田裡只剩光禿禿的稻茬了。

“娘,收稻了。”

楊氏抱著左看右顧的霍念,也看向那些稻田:“是呢,今年又是個豐收年。惜兒喜歡吃稻米,咱一會進村跟你趙奶奶買些新米,給你煮來吃。”

楊福很高興:“姐,多買點,新米香。”

楊氏白了他一眼:“早年吃不上飯的時候,也沒見你嫌棄陳米不香。”

楊福回瞪了他姐一眼,家裡這些日子掙了好些銀子了,他姐還是這麼摳。

拉起捂嘴偷笑的霍惜:“走,我們去找趙奶奶。”

霍惜一邊跟著他的腳步往前走,一邊看向路邊的稻茬。

總有一天,她也要買上百頃千頃良田,看它播種,看它發芽,看它抽穗,看它揚花,看它隨風漾起稻浪,再享一回豐收的喜悅。

“趙奶奶,趙嬸子,我們來了!”楊福揹著簍子,牽著霍惜的手,在趙家的門口揚聲喚道。

片刻後,院裡有腳步聲,門吱呀一聲從裡開了。

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男子,站在門扉裡,看向他們。

霍惜和楊福愣了愣,抬頭看他。

“是趙隨哥哥嗎?”霍惜仰著頭問道。

趙隨嘴角勾了勾,看向霍惜。他已猜出這倆小孩的身份。雖未曾與這一家人見過面,但常聽家中人說起他們。

點頭:“是啊,你就是那個打扮成男娃的小霍惜啊?”笑著打量她。

霍惜微笑著點頭:“是呢。來了那麼多次還是頭一次見趙隨哥哥呢。趙隨哥哥好。”

朝他拱手見禮。趙隨笑著朝她還禮。

楊福愣神地看他,這就是趙嬸子的那個大兒子啊?那個考了秀才,在河泊所當差的大兒子?回過神,也跟著霍惜行禮。

“都站在門口乾嘛,快進來快進來!”趙奶奶的聲音從院裡傳來。

楊氏剛好也抱著霍念走到了,便跟著一起進了院子。

楊氏打量趙隨,跟趙奶奶趙嬸子連聲誇讚他人品出眾。

秀才公呢,看著就跟別人不一樣。怪不得能在河泊所當差,吃皇糧呢。聽說月俸一石二斗呢,平時還有漁戶網甲們的其他供給,清閒又體面。

不由得看了看楊福,這些天福兒跟著惜兒學了不少字,不知能不能也考個秀才出來,將來吃皇糧。

又搖頭,還是算了,學個大字,磕磕絆絆都要學上幾天,今天記住明天忘記。還是好好培養念兒吧。

寵溺地看了念兒一眼,得了念兒一個無齒的微笑後,又看向趙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