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點頭,知道朱瞻基這話裡的意思是想讓草原人多養羊,就笑道:

“殿下說的極是,臣算了下,一頭羊一身的羊毛大概在三到五斤,一斤五十文的普通黃鹽可以換來十頭羊的羊毛,大概在四十斤左右,四十斤羊毛去掉雜質,然後浸泡晾曬,大概能剩下三十斤,可以生產六十繀毛線,加上此間各種成本,一繀羊毛成本絕不超過五文錢!”

“這麼便宜嗎?”

朱瞻基聽到周忱給自己算的賬,心裡也是愣了下。

他有想過羊毛的成本會很低,但是卻從來沒想過羊毛的成本會低成這樣。

要是這麼來算的話,一個毛線團才五文錢的成本,豈不是一件毛衣的成本都只要二十文了!

雖然毛線不是毛衣,生產一繀毛線,要不了幾個功夫,織毛衣卻需要一些時間。

這個時間算起來和以前用織布機織布的時間也是大差不差的。

但是織毛衣不一樣啊,這玩意兒不需要織布機。

更不用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幾乎有點空閒了就能織幾下。

買不起織布機的普通百姓完全可以買幾個毛線團。

然後自己砍幾根樹枝,削兩根毛衣針,這才多少成本?

織毛衣這種活本來就不難,一個毛線團的成本不過五文錢,就算他需要賺點錢,翻個倍,賣出去十文錢一個毛線團。

也就是說只需要花四十文錢,再平日裡抽抽空,就能十分容易的獲得一件極為暖和的毛衣!

朱瞻基突然發現自己貌似有些小看了羊毛這種東西。

如果把織毛衣的方法推廣開來了,這下得多少原本穿不起衣服的老百姓,從此以後告別衣不蔽體的日子?

周忱聽到朱瞻基的話,也點了點頭道:“之所以便宜,完全是因為省去了織布的過程,若是加上織布的過程,臣想一匹布的成本會直接變成三四兩銀子,但是沒有織布過程的話,一件衣服的成本………”

周忱說著說著,自己也突然愣住了。

朱瞻基:“………”

他突然有些複雜的看了一眼周忱。

織毛衣的手段,這下子不知道會造福多少白姓。

說是被拿來當成供奉,都是不為過的了。

自己這可是白白的把一個功勞給丟到這傢伙腦袋上。

朱瞻基覺得自己還是有些年輕了。

想事情有時候想的太不周到了。

原本他收購羊毛,只是打算將這種辦法當做制裁草原的手段。

其次則是可以利用自己知曉祛除羊毛羶味的手段,然後再賺點錢。

然而現在他才發現,制裁草原算個毛線啊。

羊毛它用來織毛衣不香嗎?

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