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瞻基的事情自然也是極力支援的。

朱瞻基又和兩人又聊了聊幼軍一些細節上的建設想法,

主要是朱瞻基在提,將一些後世的東西提出來,然後讓兩人評論,給出意見。

如果合適這個時代的,朱瞻基就拿來直接用,不合適的看看有什麼問題,問題不大,可以變通的就變通,實在不適應,就放棄。

畢竟時代不同,一些東西就會水土不服,朱瞻基又不傻,不可能非要生搬硬套。

一些包括軍規,以及訓練等等事宜,隨著交流,有的被否認,有的卻能一致得到張懋和金忠的肯定。

兩人雖然算不上名將,但是一些基本上的東西,還是能給出一定的評價的。

特別是金忠這個老頭,這麼多年一直身居兵部尚書的職位,很多和軍事有關的東西都是經驗豐富。

讓其自己來弄或許差了一些,但是讓其給出意見,卻是沒有絲毫問題。

隨著交流,金忠這位兵部尚書也時不時的會被朱瞻基提出的一些想法震驚。

特別是一些後世的軍事管理手段,這些思想先進,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比起這個時代的管理手段來說,完全就是兩個等次的概念。

“其他的大致也就是這樣子了,過幾天我會把剛剛談的那些整理出來,到時候一併給您老送過來!”

朱瞻基看了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想了想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就打算回去。

張懋也沒有留在這邊,現在錦衣衛那邊塞哈智還沒有前來上任,許多事情依舊是由張懋負責的。

所以也是跟著朱瞻基一起。

馬車中,朱瞻基不經意間問道:“你對火器瞭解有多少?”

張懋聞言,愣了下道:“火器自唐末宋元以來,就被廣泛用於戰鬥當中,特別是太祖皇帝時期,太祖皇帝便對火器極為看重,大力發展過火器,無論是南方和陳友諒的水戰,還是驅逐北元,火器都發揮了關鍵作用。”

朱瞻基聞言笑道:“所以說其實我還是十分佩服我這位太祖的,有些事情上,他可比我爺爺有眼光多了!”

張懋:“………”

愣了下,張懋張了張嘴,同意朱瞻基這話也不是,反對也不是!

同意的話,好像對現在的皇帝不尊重。

不同意的話,好像又是在否定太祖皇帝。

畢竟他可不是朱瞻基。

看張懋一臉為難,朱瞻基有些失笑,不過也沒在繼續說這些話。

而是頓了一下問道:“你爹現在在安南的情況如何了?”

張輔是永樂九年時,就被自家爺爺派去了安南的,這是張輔第三次出征安南。

第一次是永樂四年,統帥是朱能,不過朱能卻在途中病倒,張輔這才接過指揮權,自此在征討安南中大放異彩,將安南納入大明版圖,為大明開疆擴土,因此獲封了英國公。

第二次則是永樂七年,原陳朝官員簡定反明,黔國公沐晟率軍討伐,黔國公沐晟是沐英的兒子,屬於朱棣一派。

但是虎父犬子,能力遠遠不如其父,與簡定遭遇後,輕敵冒進,導致兵敗。

隨後張輔第二次掛帥,擊敗沐晟的簡定面對張輔時,則完全像是換了一個人,直接被打爆,最後其本人也是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