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朱瞻基:朱家人不騙朱家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自家老爺子和寧王的事情不是什麼秘密,知道的都知道。
老爺子沒有履行承諾不說,還把原本寧王的封地封給了朵顏三衛。
滿口答應讓寧王自己選封地,但是蘇州沒給,錢塘不給,每每寧王想要的,都會找到理由搪塞過去,最後就封了一個南昌,更是讓其以布政使的官邸作為王府,甚至連擴建都不允許!
自家這位二哥比起自家這位老爺子,又是何其之像?
而且這次他被朱棣貶為難民,更是讓他看清了一些朱高煦的嘴臉。
自家這位二哥可不是什麼共患難共富貴的人。
自己兩次被貶,說起來起因都是朱高煦讓自己為建文餘孽行個方便。
結果,自己兩次出事,這位二哥都只是稍稍求了一下情,如同一個過場般,然後便不再理會。
他幾乎可以想到,如果有一天,這位二哥登上了那個位置。
自己會是一種什麼結局?
落得寧王一般,用自家這個大侄子的話就是,朱高煦仁慈。
說不得,幽禁一輩子,才是他最終的結局。
朱瞻基看著臉上有些複雜的朱高燧,有些好笑,之所以把這件事說出來,他的目的自然就是嚇唬一下這位三叔,然後順帶著離間一下這位三叔和二叔的關係。
這位三叔沒什麼膽子,只敢打打小報告,但是和自家二叔聯合在一起時,又恰好的彌補了這個缺點。
純屬一個敢說,一個敢幹。
以前沒少給自家傻爹添堵,時不時就喜歡跑到自家爺爺那裡挑撥離間一番。
朱瞻基也是以其之道還之彼身罷了。
如果能讓這位三叔和二叔的關係變得惡劣一些,倒是也不錯。
不過這種事情不能說多的太多,只能點到即止。
太多了就會顯得刻意。
朱瞻基看到朱高燧臉上那複雜的表情時,就立即話題一轉說起了這次來見這位三叔的正事,道:
“話說,三叔可還記得馬保?”
朱高燧心裡還在想著寧王的前車之鑑。
聽到朱瞻基的話,就道:“自然記得,不知道大侄子突然提到馬保兄弟是什麼意思?”
朱瞻基笑笑道:“永樂十年十一月,爺爺令馬保,以及王景弘等人統軍兩萬七千餘人,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等小國,船隊於去年出發,算算時間,船隊也應當快要回國了。”
看到朱高燧一臉疑惑,朱瞻基繼續道:“一但馬保回國,稍作休整,下一次下西洋之事,可以說近在眼前,爺爺北伐前,我便和爺爺商量好了,等到馬保回來後,下一次下西洋之事,便由我全權負責。”
“大侄子你的意思是?”
朱高燧皺著眉頭,疑惑更多,有些不明白朱瞻基為什麼突然提到下西洋之事。
他對下西洋的事情興趣不大,在他看來,大明西南方那些國家,又窮又弱,完全沒什麼值得注意的。
要不是國家數量多,能夠給大明湊一湊萬國來朝的數量,體現一下大明天朝上邦的地位,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好處。
谷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