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泥修建官道!

這種事情,自然是在朱瞻基的考慮之中的。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說其他的,修路這種事,最基礎的條件還是要有這麼一批能夠熟練掌握使用水泥的人,以及修橋搭路的工匠, 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這些工匠,即使水泥路修建好了,也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單單就是地形的測量,路線的選擇,這就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

沒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工匠以及人才,就算想修路, 也是困難重重, 修好了也會問題不斷。

這顯然不是朱瞻基想看到的。

所以朱瞻基考慮的很清楚,萬事都從最簡單的來, 然後一步一步的由簡入難,等到工匠的技藝到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而不是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就直接上馬這些工程。

否則極有可能因為技術不過關,導致工程被廢。

想到這,朱瞻基就搖搖頭,笑道:“此事不急,官道的事情,等到解決應天的事情後,再來處理變成,不過有一件事,我覺得有必要現在就做了。”

聽到朱瞻基前面的話,周忱心裡有些失望,這位太孫殿下這個“不急”已經不是第一次對他說了。

上次那個望遠鏡便是如此,他茶飯不思了許久, 但是始終沒想明白望遠鏡是如何製造的。

但是偏偏這位太孫殿下從那之後就好像忘記了此事, 一字未提。

他好幾次都想開口詢問, 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時機,以至於到現在,他都不知道這位太孫殿下是不是還記得望遠鏡這麼個東西了。

現在又聽到這位太孫殿下說“不急”,他覺得自己真有點皇帝不急太監急了。

不過聽到後半句話,他還是精神一震,立即看向了朱瞻基,問道:“請太孫殿下吩咐!”

“嗯,此時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朱瞻基點點頭,微微沉凝,道:“現在工部的大小事務都是你在負責,所以我想對工部進行一番改革,想先問問你的看法!”

“改革?”

聽到朱瞻基的話,周忱微微一愣,隨即呼吸一滯。

自古以來改革都不是小事,古有商鞅變法,宋有王安石新政。

但是二者結局都並不怎麼美麗,一個變法成功了,卻死在了自己變法下,一個變法失敗了, 雖然沒有性命之憂,但卻一輩子鬱鬱寡歡。

所以聽到朱瞻基說改革,周忱心裡還是突突了幾下的。

生怕這位向來不安常規出牌的太孫殿下,又弄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

到時候這位太孫殿下,靠著太孫的身份,完全可以一推二五六,但是他了,搞不好就和王安石一個結局了。

此時他看向朱瞻基時,難免有些擔憂。

朱瞻基不知道周忱的想法,知道了也不會在意,變法是變法,改革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