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心疼,標題這娘們兒離家出走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朱瞻基就帶著張懋還有幾個錦衣衛來到了城南皇莊。
先是看了一遍羊毛紡織廠,隨著時間推移,雖然羊毛紡織廠每天的生產的毛線依舊受到了紡織器械數量的限制,
但是女工們的熟練度卻提升不少,現在一天的時間,也差不多可以生產兩萬繀左右的毛線。。
而且這麼多天了,二十萬北伐大軍的手套,在五倍利益的情況下,第三天的時候就已經湊夠了。
羊毛線的需求倒也隨之下降了不少。
不過現在毛線的名氣也開啟了,許多原本買了毛線織手套的人,知道了毛線的好處,
加上毛線便宜,在織毛線手套賺了不少錢後,有些人也會將買來的毛線給自己家裡織上一兩件毛衣。
現在應天城,有不少人出門時穿的都是這些人弄出來的毛衣。
暖和,舒適,比起棉衣都不差,甚至還要更好。
甚至此事還引起了一些周邊的人,千里迢迢的跑到了應天專門購買毛線。
因此雖然沈文度那邊沒再弄出五倍利益的事情,但是毛線的銷量,卻依舊十分火爆。
“太孫,前些天有幾個浙江的商人找到了臣,想要從紡織廠這裡購買一些毛線,然後運往浙江去賣,因為需要為北伐大軍制作手套,臣就將他們打發了,昨天這幾人又找到了臣,臣不敢自作主張,因此想詢問一下太孫您的意思是?”
周忱陪在朱瞻基身邊,等朱瞻基差不多巡視完了後,說道。
“浙江來的商人嗎?”
朱瞻基聞言有些意外,雖然因為五倍利益的事情,毛線生意挺火爆的。
但是這個火爆也是侷限在應天一地的,這麼快就吸引來了浙江的商人,倒是讓他有些意外。谷薼
想了想,朱瞻基就看向周忱問道:“最近的話,應天毛線的銷量如何?”
周忱想了一下就道:“每日應在一萬五千繀左右!”
朱瞻基點點頭:“這麼說的話,現在紡織廠最多一天可以生產兩萬繀,就會多出五千繀,既然有人想買,你賣他們一些也無妨。”
“是!”
周忱應了一聲。
朱瞻基對這事不是很在意,毛線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民生的東西,早晚也是要賣出去的。
讓他自己安排人去賣的話,肯定會麻煩,有商人接手,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等到時機成熟了,完全可以藉此開啟更多的銷路,到時候也能收購更多的羊毛,有了利益的刺激,草原上養羊的人也會更多,如此就能形成良性迴圈。
兩人說著話,已經來到玻璃生產廠這邊。
這邊說是廠,其實說是工棚要更加合適一些。
相比紡織廠入眼的鶯鶯燕燕,這裡一進來便是一股刺鼻的煤煙氣味。
而在工棚裡,更是擺了好幾個巨大的火爐。
一些大冬天也赤著膀子的工匠,則圍著火爐忙的熱火朝天。
玻璃的製作比想象中要簡單很多,材料也是一些很常見的沙子,純鹼,以及石灰石。
沙子和石灰石是最常見的材料,純鹼的製取也並不困難。
最古老的方法就是將草木灰裝進布袋中經過沖洗,然後剩下的東西便是純鹼。